厨峰铁背界凡间,举义旗初创业艰。
诺米无能誇地利,杜松安足抗师颜。
秋风瑟瑟重经过,天武棱棱莫仰攀。
寄语方来应敬念,岂容易抚有瀛寰。
厨峰铁背界凡间,举义旗初创业艰。
诺米无能誇地利,杜松安足抗师颜。
秋风瑟瑟重经过,天武棱棱莫仰攀。
寄语方来应敬念,岂容易抚有瀛寰。
这首诗描绘了萨尔浒山的雄伟与险峻,以及历史上的重要战役。首句“厨峰铁背界凡间”以“厨峰”比喻萨尔浒山,形容其山势如铁背般坚硬,矗立于人间,展现山的壮丽与不可侵犯。接着,“举义旗初创业艰”暗示了这里曾是战场,英雄们在这里发起起义,开创事业,面对艰难挑战。
“诺米无能夸地利,杜松安足抗师颜”两句,通过对比诺米(可能指某一方的军队)和杜松(可能象征另一方或某种力量),表达了在萨尔浒战役中,一方虽占据地利优势,但最终难以抵挡对方的攻势,凸显了战场上的复杂局势和力量对比的重要性。
“秋风瑟瑟重经过,天武棱棱莫仰攀”描绘了秋天的萨尔浒山,寒风凛冽,天武(可能象征天威或胜利的象征)依然屹立,警告后人不要轻易攀登,言外之意可能是告诫后世,萨尔浒战役的胜利并非偶然,而是实力与策略的体现,值得后人深思。
最后,“寄语方来应敬念,岂容易抚有瀛寰”则向后来者发出警示,萨尔浒的胜利不是轻而易举得到的,需要尊重历史,铭记前人的努力与牺牲,强调了历史的教训对于未来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萨尔浒山的自然景观,更深刻地反映了历史事件的意义,提醒人们珍惜和平,铭记历史,汲取智慧。
天风海水声刁骚,忽闻细籁吟笙匏。
路转山腰入山腹,万竿凤尾萦翛翛。
凿幽缒险拓此径,幽庵乃结峰巅茅。
寺门那许世人识,箨龙鞭起围周遭。
青霞斜截断厓脚,绿云密补虚岩坳。
槐龙对盘势拿攫,级尽乃叩禅关遥。
地僻尽多花木趣,秋深红紫纷僧寮。
篮舆才歇凉雨至,四山如沸沧溟潮。
我闻二劳胜非一,此山此竹应翘翘。
春雷怒迸蛰地笋,秋风齐扫干云梢。
昔访桃源武陵境,幽谷趣与筼筜饶。
二十年来系心目,旧怀新赏同相撩。
鬓丝禅榻感变易,夜窗怕听声萧萧。
已知食肉素无相,禅有玉版吾将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