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微雨后,孤阁夕阳沈。
新月出云际,清风生竹林。
萧萧凉意足,寂寂小窗深。
习气难除却,㸐檠伴独吟。
空山微雨后,孤阁夕阳沈。
新月出云际,清风生竹林。
萧萧凉意足,寂寂小窗深。
习气难除却,㸐檠伴独吟。
这首清代诗人陈乙的《雨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首句“空山微雨后”,展现了雨后山间的清新与空灵,仿佛大自然刚刚洗尽尘埃。接着,“孤阁夕阳沈”描绘了夕阳西下,孤独的阁楼沉浸在余晖中,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新月出云际”转而引入明亮的月光,暗示时间的流转,夜晚的降临。"清风生竹林"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竹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增添了诗意的动态感。"萧萧凉意足",凉意渐浓,让人感受到秋意或夜的寒意,也寓含着诗人内心的清凉心境。
最后两句“寂寂小窗深,习气难除却”,诗人独自坐在小窗边,沉浸于书卷之中,难以摆脱旧习或思绪,只能让灯火陪伴自己默默吟咏。这既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也流露出淡淡的孤寂和自我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的自然景色,通过孤阁、新月、清风等元素,构建了一个静谧而深沉的意境,反映了诗人的心境与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