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官仍冷,心闲日自长。
松篁供远吹,芝朮度幽香。
直木应先伐,惊禽忍再伤。
家山吾所爱,投老慰相望。
地僻官仍冷,心闲日自长。
松篁供远吹,芝朮度幽香。
直木应先伐,惊禽忍再伤。
家山吾所爱,投老慰相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山中的宁静生活,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首句“地僻官仍冷”点明了环境的偏远与官职的清冷,暗示了诗人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接着,“心闲日自长”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时间流逝的独特理解,认为心灵的宁静能够使日子变得悠长。
“松篁供远吹,芝朮度幽香”两句,运用自然界的元素来渲染氛围,松竹的风声与芝术的香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充满生机的山中景象。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直木应先伐,惊禽忍再伤”则通过自然界的现象,隐喻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与残酷。直木因直而先被砍伐,惊飞的鸟儿难以避免再次受伤,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关注和无奈。
最后,“家山吾所爱,投老慰相望”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年老时能回到故乡的期待。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故土的深厚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清泉数斛关幽事,生见镜中鱼往来。
浮萍蚀尽秋月面,霜为一磨如匣开。
城西冷叟半忙闲,人道王阳得早还。
四望楼台皆我有,一原花竹住中间。
初无狗盗窥篱落。
底事蛾眉失锁关。
每为朝天三十里,时时惊枕梦催班。
素琴声在时能听,白鸟盟寒久未寻。
眼见野僧垂雪发,养亲原不顾朱金。
开泉浸稻双涧水,煨笋充盘春竹林。
安得一廛吾欲老,君听庄舄病时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