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太子重云殿受戒诗》
《和太子重云殿受戒诗》全文
南北朝 / 庾肩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皇明执东曜,帝扆居北辰。

小乘开治道,大觉拯苍民。

殊途同义路,分流合智津。

传香引上德,列伎进名臣。

连阁翻如画,图云更似真。

镜山衔殿影,梅梁落梵尘。

苑桂恒留雪,天花不待春。

万年逢瑞应,千生值法身。

天衣初拂石,豆火欲燃薪。

重善终无服,轻毛庶有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太子在重云殿受戒的宏大场景与神圣氛围。首句“皇明执东曜,帝扆居北辰”以日月星辰象征皇帝的崇高地位,展现出庄严的皇家气象。接下来的“小乘开治道,大觉拯苍民”则揭示了佛教救世的主旨,表达了通过佛法引导众生走向解脱的美好愿景。

“殊途同义路,分流合智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不同途径最终都能通向智慧的彼岸,强调了佛法的普适性和包容性。“传香引上德,列伎进名臣”描绘了仪式中的庄重与雅致,通过香烟袅袅和音乐表演,彰显了对道德与贤能的尊崇。

“连阁翻如画,图云更似真”以绘画般的景象形容殿宇的宏伟与装饰的精细,进一步渲染了仪式的壮观。“镜山衔殿影,梅梁落梵尘”则通过自然景物的融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苑桂恒留雪,天花不待春”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佛法的永恒与纯净,以及其不受季节限制的普遍真理。

“万年逢瑞应,千生值法身”寄托了对佛法长久流传、普度众生的美好祝愿。“天衣初拂石,豆火欲燃薪”描绘了仪式中的一幕,通过细节展现佛法的神秘与庄严。“重善终无服,轻毛庶有因”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修行者行为的肯定,以及对佛法内在精神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佛教仪式的庄重与神圣,也蕴含了对佛法普世价值的颂扬,以及对修行者高尚品德的赞美。

作者介绍
庾肩吾

庾肩吾
朝代:南北朝   字:子慎   籍贯:南阳新野(今属河南省)   生辰:487-551

庾肩吾(487年—551年),字子慎。原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中国南朝梁代文学家、书法理论家。《隋书·经籍志》载有《梁度支尚书庾肩吾集》10卷,但李贺已经感叹不得见其遗文(李贺《还自会稽歌序》)。明代张溥辑有《庾度支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猜你喜欢

题朱保之枫江感旧图·其一

胥江南去接横塘,乔木虽留草已荒。

一样大欢楼畔月,暂时分筑读书堂。

(0)

题唐六如集即赠易笏山方伯笏山自言六如后身也·其二

六如皆幻本非真,明月居然有后身。

珍重遗诗与遗画,一时付与再来人。

(0)

移居紫阳书院作·其二

昔年曾此公壶觞,三十年来半已忘。

忽向雪泥重闻讯,剧怜泡影太悤忙。

乌衣零落门庭换,铜狄摩挲感慨长。

剩有当年旧宾客,天留老眼看兴亡。

(0)

送汪毅白出都.六首·其三

丰沛从来拱帝畿,曾觇云起应昌期。

连鸡失计开新局,聚米无谋覆旧棋。

西帝欲窥周氏鼎,北庭谁卓海都旗。

淩烟将相今何在,万里秋风入鼓鼙。

(0)

舟过大沽望炮台二首·其二

登高东北望,滚滚暮涛黄。

千古龙兴地,烽烟隔渺茫。

山河资劲旅,潮汐哭英王。

日落看佳气,横天紫翠长。

(0)

题画扇二首·其一

桃花似识郑圆圆,春暖文鸳得静便。

借问扇中双女士,校量颜色孰为妍。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