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郡连翩拥使旗,多年不听汝南鸡。
宴开河朔千人帐,书用黎阳一襆泥。
水曲箭波喧夜橹,原田丝雨劝春犁。
可嗟未预元规论,坐据胡床送月低。
四郡连翩拥使旗,多年不听汝南鸡。
宴开河朔千人帐,书用黎阳一襆泥。
水曲箭波喧夜橹,原田丝雨劝春犁。
可嗟未预元规论,坐据胡床送月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边疆地区的生活场景,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四郡连翩拥使旗"一句,设定了诗人所处的宏大背景,是一片军事重地的繁忙景象,但紧接着"多年不听汝南鸡"则转而表达了一种与世隔绝、对内心世界的渴望。这里的"汝南鸡"通常指代朝廷或是文人雅士的生活,这里暗示诗人对那种文化生活的怀念。
宴会场景在"宴开河朔千人帐"中被描绘得热闹而盛大,但紧接着"书用黎阳一襆泥"则是诗人独自书写时的情形,黎阳城头取来的土泥用于书写,显示出一种简陋却坚持创作的态度。这种对比强烈地突出了边塞生活与文人情怀之间的差异。
接下来的两句"水曲箭波喧夜橹,原田丝雨劝春犁"则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其中水流和箭竹声响成为了诗人的夜曲,而原野上的细雨似乎在鼓励着耕作以迎接新的生机。这些意象都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命力持续的赞美。
最后两句"可嗟未预元规论,坐据胡床送月低"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白。"可嗟"表达了一种遗憾,未能参与到朝廷的重要讨论中去,而"坐据胡床送月低"则是对这种隔绝感的一种形象化表述。胡床通常指的是边塞地区的特定物品,这里诗人坐在胡床上,目送着渐行渐远的月亮,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营造出了一种边塞生活与内心世界之间复杂的情感交织。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文化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未能参与更高层次讨论的遗憾。这一切都在强调着诗人个人的情怀和境遇,展现了一个边塞文人的复杂心灵世界。
问汝贪嗔痴,家住在何处。
我今要与汝,各各分头去。
好好细思量,免被他官府。
大者名为贪,养得二舍弟。
三郎都一处,日夜共活计。
令汝家户大,使汝善调制。
子今苦厌我,我与子发誓。
一要子自知,二要子依例。
三要当处生,四要欢喜偈。
与汝善和同,一一无凡秽。
一觉一切了,何须去烦翳。
我是诸佛母,十方及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