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访道场,骊珠夺得是寻常。
今日倚松重借问,摩尼从此转晶光。
三十年来访道场,骊珠夺得是寻常。
今日倚松重借问,摩尼从此转晶光。
这首诗《赠祝大夫令人》由宋代诗人饶节所作,通过其独特的笔触,展现了对道场的深厚情感与对祝大夫的敬意。诗中以“三十年来访道场”开篇,描绘了诗人长期对道场的向往与追求,三十年的时光,见证了诗人对道场的执着与热爱。接着,“骊珠夺得是寻常”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道场中的珍贵知识或启示比作“骊珠”,暗示了诗人通过不懈努力,获得了宝贵的智慧或启示,并且这种获得在诗人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体现了其对道场价值的深刻理解与认同。
“今日倚松重借问”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明诗人再次来到道场,寻求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启发。这里的“倚松”不仅是一种动作的描述,更蕴含着一种静心、沉思的意境,象征着诗人对道场精神的深入探索与领悟。最后,“摩尼从此转晶光”以摩尼宝珠的光芒变化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通过这次访问,内心得到了更加璀璨的启迪与升华,其智慧之光如同摩尼宝珠般闪耀,寓意着诗人精神境界的提升与心灵的觉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场的深情描绘和对个人精神成长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知识、智慧以及内在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与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杂遝东入海,归来几人在。
纷纷道路觅亨衢,笑我蓬门绝冠盖。
虎不食堂上肉,狼不惊里中妇。
风尘出门即险阻,何况茫茫海如许。
去年吴人赴燕蓟,南风吹人浪如砥。
一时输粟得官归,杀马椎牛宴闾里。
今年吴儿求高迁,复祷天妃海上船。
北风吹魂坠黑水,始知溟渤皆墓田。
劝君陆行莫忘莱州道,水行莫忘沙门岛。
豺狼当路蛟龙争,宁论他人致身早。
君不见贾胡剖腹藏明珠,后来无人鉴覆车。
明年五月南风起,犹有行人问直沽。
襌襹步摇冠,曲裾纱縠衣。
伟哉燕赵士,借问此为谁。
谒帝登犬台,利口兴祸阶。
能令亲父子,恩爱一朝乖。
血溅长安城,尸横泉鸠里。
虽族佞臣家,不益储君死。
望思思不归,至今天下悲。
请听三老议,儿罪只当笞。
采石多名酒,苔矶水自香。
昔年李太白,于此屡衔觞。
失意长安道,狂歌入楚邦。
云烟挥翰墨,宫锦制衣裳。
醉骨埋青嶂,荒祠带夕阳。
余亦忘机者,翩然辞帝乡。
田园萧水上,井邑葛山旁。
去去随鸥鸟,烟波正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