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月皎皎,凉风满庭院。
白露落蒹葭,碧天过鸿雁。
怀人在隔水,幽思托绿绮。
清声激徵羽,心事向谁语。
弹罢不胜情,寒螀唤月明。
秋夜月皎皎,凉风满庭院。
白露落蒹葭,碧天过鸿雁。
怀人在隔水,幽思托绿绮。
清声激徵羽,心事向谁语。
弹罢不胜情,寒螀唤月明。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月色下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首句“秋夜月皎皎,凉风满庭院”以月光和凉风勾勒出一幅清冷而静谧的画面,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接着,“白露落蒹葭,碧天过鸿雁”两句,运用自然景物的动态变化,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辽阔,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
“怀人在隔水,幽思托绿绮”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通过“隔水”这一意象,强化了空间的距离感,使得思念之情更加深沉。接下来,“清声激徵羽,心事向谁语”则将情感聚焦于音乐上,通过弹奏乐器(绿绮,古代名琴)的声音,寄托了难以言表的心绪,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最后,“弹罢不胜情,寒螀唤月明”两句收尾,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以自然界的声音(寒螀,即寒蝉)回应月光的明亮,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又略带哀愁的意境。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明末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琼结苞,酥凝蕊,粉心轻点胭脂。
疑是素娥妆罢,玉翠低垂。
化工深意,巧付与、别个标仪。
怎奈向,风寒景里,独是开时。缘何不与春期。
此花又、岂肯争竞芳菲。疑雨恨烟,忍见岭畔江湄。
冷烟幽艳,曾不许、霜雪相欺。
只恐向,笛声怨处,吹落残枝。
宴阙倚栏郊外,乍别芳姿,醉登长陌。
渐觉联绵离绪,淡薄秋色。
宝马频嘶,寒蝉晚、正伤行客。念少年踪迹。
风流声价,泪珠偷滴。
从前与、酒朋花侣,镇赏画楼瑶席。
今夜里、清风明月,水村山驿。
往事悠悠似梦,新愁苒苒如织。断肠望极。
重逢何处,暮云凝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