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使还襄邑道中作》
《北使还襄邑道中作》全文
唐 / 徐铉   形式: 古风

九月三十日,独行梁宋道。

河流激似飞,林叶翻如扫。

程遥苦昼短,野迥知寒早。

还家亦不闲,要且还家了。

(0)
注释
独行:独自一人行走。
梁宋道:古代地名,梁国和宋国之间的道路。
激似飞:形容水流湍急,像飞鸟一样。
程遥:漫长的旅程。
野迥:野外空旷。
寒早:指天气转冷得早。
不闲:忙碌,没有闲暇。
要且:表示紧迫,赶紧。
翻译
在九月三十日这一天,我独自走在梁宋的道路。
沿途的河流湍急如同飞鸟掠过,林间的树叶翻飞如同被扫帚扫过。
因为路程遥远,白天显得特别短暂,野外的广阔让我早早感受到寒冷。
即使回家也不会闲着,因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尽快回家吧。
鉴赏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河流激似飞,林叶翻如扫"表现了秋风骤起,河水奔腾,树叶纷飞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增强了动态感和季节感。同时,这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激荡与不安。

"程遥苦昼短"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急迫感。在古代,"程遥"通常指的是路途遥远,而"昼短"则是指日短夜长,秋天日照时间减少,这里的用法既强调了旅途的艰辛,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光阴的珍惜。

"野迥知寒早"则继续深化了季节的氛围和个人情感。"野迥"指的是郊外的荒野,"知寒早"则是说在这宁静而又萧瑟的环境中,更容易感受到秋天的凉意和早晨的清冷。这不仅描绘了景象,也流露出了诗人独自行走时的孤寂与凄凉。

最后,"还家亦不闲,要且还家了"显示了诗人对于归家的迫切心情。尽管归途可能并不平静,但是对家的思念和归属感却是那么强烈,以至于诗人无法安顿,急于要回家中寻求一份温暖和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于旅途、季节变化以及归属感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徐铉

徐铉
朝代:唐   字:鼎臣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生辰:916年—991年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你喜欢

唐张忠孝山亭故基

断碑藩镇记当时,杯酒谈兵少牧之。

山色何曾间今昔,人才初不限华夷。

水波风起心犹壮,木杪秋生鬓已知。

莫更候云台上望,武阳禾黍亦离离。

(0)

留赠丹阳王鍊师

敝尽貂裘白发新,京华旅食记前身。

仙翁相见休相笑,同是邯郸枕上人。

(0)

赋瓶中杂花七首·其三

生红点点弄娇妍,半拆花房更可怜。

传语春风好将护,莫教容易作银钱。

(0)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其三

宇宙有此山,阅世过鸟疾。

何人不此游,名姓宁复识。

兹辰世所重,前代多盛集。

柴桑有故事,□谢留俊笔。

并数孟与桓,此外谁记忆。

人生百年内,踏地皆陈迹。

独惟我辈人,兴怀念今昔。

山林与泉壤,自古长太息。

(0)

十样花·其三

陌上风光浓处。日暖山樱红露。

结子点朱唇,花谢后,君看取。流莺偏嘱付。

(0)

卜居

东邻西舍两三家,簌簌墙头落枣花。

惭愧画梁双燕子,笑人今日又天涯。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