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相逢两秃翁,亥年巳月巳时同。
偶先一日敢争长,各及七旬俱固穷。
尘世谁能吟鬓白,少年莫笑醉颜红。
累朝南北兴亡事,合徵公为太史公。
邂逅相逢两秃翁,亥年巳月巳时同。
偶先一日敢争长,各及七旬俱固穷。
尘世谁能吟鬓白,少年莫笑醉颜红。
累朝南北兴亡事,合徵公为太史公。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年龄相当的秃顶老人在亥年巳月巳时相遇的情景。他们各自步入七十高龄,共同回忆尘世的沧桑变化,提醒年轻人不要嘲笑他们的白发与红颜,因为青春易逝,而历史的兴衰更迭。诗中提到“累朝南北兴亡事”,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国家命运的担忧,最后一句“合徵公为太史公”则是希望有人能够像古代的太史(官方记载历史的人)一样记录下这些珍贵的时光。
方回作为宋末元初的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笔法著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生命历程的感慨,更表达了他对于时代变迁的沉思和历史记载的重要性。
闽江闽山相对青,照人肝胆寒如冰。
路旁脩松夹古桂,风鼓吟髭月随袂。
君有莱衣我独无,此乐不能与之俱。
老夫耄矣君年少,喜见功名将远到。
归欤归欤盍归欤,长途玉汝千金躯。
来秋来作广寒客,相携醉舞红尘陌。
吴松江头田舍翁,年年苕溪摇飞篷。
沿溪杨柳旧相识,问翁何事犹西东。
心欲无言泪如洗,松楸正在西山里。
余生五十五番春,七十为期春梦耳。
追思畴昔谋亲茔,雁行差差三弟兄。
伯兮季兮不可作,老来只影嗟零丁。
手种青杉踰百尺,藤花薜蔓笼台石。
一年一到一徘徊,此后徘徊几朝夕。
九泉属望天潜知,寸草难报阳春晖。
教子一经答先志,买山傍墓终焉计。
读书可大吾门闾,没世可从先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