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函匮》
《函匮》全文
宋 / 释广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脱体分明类异常,自然函盖却相当。

衲僧骨董多狼藉,收拾都归一处藏。

(0)
鉴赏

这首诗《函匮》由宋代诗人释广闻所作,通过独特的比喻手法,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禅宗思想。

首句“脱体分明类异常”,以“脱体”描绘事物的独立与鲜明,强调其与众不同,暗示了个体的独特性与价值。这里的“脱体”可以理解为超越常规、摆脱束缚的状态,象征着对传统观念的突破和对自我真实的追求。

次句“自然函盖却相当”,进一步阐述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和谐统一。这里的“函盖”指的是包容与覆盖,意味着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的联系和平衡,即使在看似对立的事物中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这句诗体现了宇宙万物的普遍联系和和谐共生的理念。

后两句“衲僧骨董多狼藉,收拾都归一处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衲僧”(和尚)与“骨董”(珍贵的古董)进行对比,暗示了人们对于珍贵事物的不同态度和处理方式。这里,“衲僧”代表了追求精神层面的修行者,而“骨董”则象征着物质世界的珍宝。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精神与物质、内在与外在价值的思考。最后一句“收拾都归一处藏”则强调了将这些不同元素整合、统一起来的重要性,寓意着无论物质还是精神,最终都应该回归到内心的和谐与统一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个体与世界、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作者介绍

释广闻
朝代:宋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猜你喜欢

渔灯

月落空江露气浮,芦花深处宿渔舟。

寒灯映水繁星乱,夜半潮回带影流。

(0)

得剑村寄怀诗次韵答之

亦知信美非我土,谁说狂夫不忆家?

昨夜客窗风雪里,梦归山馆种梅花。

(0)

海幢寺观大水西下

郁水西来万壑奔,倒翻塔影荡云根。

中间一束高腰峡,直放惊涛出海门。

(0)

检先大人遗集

清气回天地,丹心在简编。

平生千古意,属望后人贤。

马服深惭括,《周南》泣授迁。

空嗟不能读,三祝未终篇。

(0)

过黄公滩,自东坡改为惶恐,文信国仍之,后相沿为故实矣

雨馀乘晓狎危澜,来过黄公第一滩。

帆饱长风争马驶,溪添新涨抵江宽。

篙师欲作摊钱戏,客子休歌《行路难》。

天意似怜山水癖,要令南海纵奇观。

(0)

巴州

深院严扃尽日闲,一年花事已全删。

情同笼鸟难舒翼,行似枯僧正闭关。

万里烟波通峡水,连朝云雾失涂山。

故园遥在春江畔,那得扁舟纵往还。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