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拥棱层,不动若顽石。
追凉困无所,何当日云夕。
挥箑汗如流,欲卧莫安席。
云头从北来,微风动疏荻。
滂沱一尺雨,旱魃惊辟易。
巾屦获暂御,尊酒容复觅。
谁怜贫长卿,空洞家四壁。
熬熬炉炭中,万物同一息。
明朝槁苗兴,农亩歌帝力。
云峰拥棱层,不动若顽石。
追凉困无所,何当日云夕。
挥箑汗如流,欲卧莫安席。
云头从北来,微风动疏荻。
滂沱一尺雨,旱魃惊辟易。
巾屦获暂御,尊酒容复觅。
谁怜贫长卿,空洞家四壁。
熬熬炉炭中,万物同一息。
明朝槁苗兴,农亩歌帝力。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雨后的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述,展现了农民对自然恩赐的喜悦。开篇“云峰拥棱层,不动若顽石”塑造出一幅静谧的山峦图景,山峰如同沉睡中的巨兽,稳固而不动,给人以深远和坚实的感觉。
接下来的“追凉困无所,何当日云夕”则传递了一种急切和期待的情绪。诗人似乎在寻找那份难得的清凉,却又被炎热逼迫,只能望着天边的云朵,盼望着夜晚的降临。
“挥箑汗如流,欲卧莫安席”生动地描写了夏日的酷热和劳作后的疲惫,诗人手执扇子,汗水像溪流一般,却连坐下的席子都找不到一丝安宁。
紧接着,“云头从北来,微风动疏荻”中,诗人捕捉到天气的变化,北来的云朵预示着雨水的降临,而那轻柔的风吹拂过稀疏的芦苇,似乎也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雨。
“滂沱一尺雨,旱魃惊辟易”则是对这场及时雨的具体描写。诗人用“滂沱”二字形容雨声之大,而“旱魃惊辟易”则表明了干旱之地对于这场雨的渴望和欢迎。
在雨后的凉爽中,诗人又提到了一种生活中的小确幸——穿上刚洗过的衣物,“巾屦获暂御,尊酒容复觅”让人感受到雨后清新的气息,以及生活中的简单享受。
而“谁怜贫长卿,空洞家四壁”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一种感慨。尽管外界的自然万物得到滋润和更新,但个人却仍旧面对着贫困,家中空无一物,只有四壁环绕。
“熬熬炉炭中,万物同一息”通过对炉火中炭木燃烧的声音进行描写,传达了一种万物皆可共生的哲思。尽管外界的世界复杂多变,但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一切都归于平和与温暖。
最后,“明朝槁苗兴,农亩歌帝力”则展现了雨后农事的勃发景象。诗人预示着在新的一天,种植将会兴盛,而农民们也将为此而歌颂上天的恩惠。
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场夏日暴雨后的美好景致,更通过诗人的细腻情感和深刻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尝闻作者善评议,咏雪言白匪精思。
及窥古人今人诗,未能一一去其类。
不将柳絮比轻扬,即把梅花作形似。
或誇琼树斗玲珑,或取瑶台造嘉致。
散盐舞鹤实有徒,吮墨含毫不能既。
深悼无人可践言,一旦见君何卓异。
万状驱从物外来,终篇不涉题中意。
宜乎众目诗之豪,便合登坛推作帅。
回头且报郢中人,从此阳春不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