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名翰墨独兼全,海上从游十许年。
进退两忘中有德,律禅不碍任随缘。
岫云又作无心出,桃坞何劳一笑妍。
好把经行写新咏,他时寄我小山篇。
诗名翰墨独兼全,海上从游十许年。
进退两忘中有德,律禅不碍任随缘。
岫云又作无心出,桃坞何劳一笑妍。
好把经行写新咏,他时寄我小山篇。
这首诗是一位词人在送别友人前往西山之时所写,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仰以及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自在。首句“诗名翰墨独兼全”,可见作者对于友人的文学才华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文笔兼备,堪称完美。接着,“海上从游十许年”则表明友人长久以来一直在海上的某个地方游历,这里“海上”象征着广阔无垠的世界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中间两句“进退两忘中有德,律禅不碍任随缘”,透露出友人性格中的豁达与超脱,不为世俗羁绊所束缚,既有道德上的修养,又能在禅宗的修行中找到心灵的自由。这种境界,是诗人对于朋友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赞赏。
接下来的“岫云又作无心出,桃坞何劳一笑妍”,则是对友人在自然山水间寻找灵感与美好时光的描绘。“岫云”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桃坞”则是一种生长于水边、形态优雅的植物,这里用来比喻友人的诗作轻松自然,毫不费力。
最后两句“好把经行写新咏,他时寄我小山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作品的喜爱和期待,以及自己也希望能在山中得到灵感,创作出新的诗篇。这里,“他时”指的是将来的某个时候,“小山篇”则是诗人自谦其未来的作品,将会寄送给友人的诗歌。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才华与境界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对于自然、艺术和精神生活的追求。
客有问余,号曰汝水,逸民者谁。
是胸罗星斗,熟知天命,口分造化,妙泄天机。
百十日前,再三地说,端的秋来攀桂枝。
那时节,果鳌头高跨,鹗首横飞。君休说是谈非。
是则是干支带得来。
也要他有个、读书种子,一丁不识,富贵何为。
报道长安,梅边春色,早趁东风掠马蹄。
重逢处,办一封好纸,觅状元诗。
清江平淡,疏雨和烟染。
春在广寒宫,付江梅、先开素艳。
年年第一,相见越溪东,云体态,雪精神,不把年华占。
山亭水榭,别恨多销黯。
又是主人来,更不辜、香心一点。
题诗才思,清似玉壶冰,轻回顾,落尊前,桃杏声华减。
人生两瞳子,烂烂岩下电。
见尽天下人,不见自己面。
古哉容成侯,作我眼外眼。
我老得君照,君老还我见。
藓花绕背字痕青,彷佛阳冰八分篆。
神光一点未埋没,尤物千年几流转。
君不见扬子江心水如练,年年铸入凝阴殿。
后来血染江水浑,至今端午人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