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湘潭道》
《行湘潭道》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古驿湘潭道,人家松竹林。

山连梅外远,春入柳边深。

征骑虽欣霁,耕犁久望阴。

貂裘嗟已敝,犹怯老寒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íngxiāngtándào
sòng / céngbǎi

驿xiāngtándàozhījiāsōngzhúlín

shānliánméiwàiyuǎnchūnliǔbiānshēn

zhēngsuīxīngēngjiǔwàngyīn

diāoqiújiēyóuqièlǎohánqīn

注释
古驿:古代的驿站。
湘潭道:湘潭的道路。
人家:村庄。
松竹林:松树和竹林。
山连梅外远:山峦连接到梅花盛开的远处。
春入柳边深:春天深入到柳树茂盛的地方。
征骑:行进的马队。
霁:雨过天晴。
耕犁:耕田的犁具。
久望阴:长久期待阴天。
貂裘:貂皮大衣。
嗟:感叹。
敝:破旧。
怯:害怕。
老寒侵:老年的寒冷侵袭。
翻译
古老的驿站位于湘潭道,沿途都是松竹成林的村庄。
山势绵延越过梅花盛开的地方,春天深入到柳树茂密之处。
行进的马队虽然欣喜雨过天晴,但农夫们期盼着长久的阴天以利于耕作。
身穿破旧貂皮衣的人感叹,即使如此仍惧怕老年的寒冷侵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天经过湘潭道时的所见所感。开篇“古驿湘潭道,人家松竹林”两句,设置了一个静谧的田园风光画面,古老的驿站旁边是郁郁葱葱的人家和茂密的松竹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山连梅外远,春入柳边深”两句,则将视角转向远处的山峦和近在咫尺的柳树。山上的梅花虽然远离,但依然清晰可见,而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而至,渗透到了柳树之间,展现了季节更迭与自然景物的交融。

“征骑虽欣霁,耕犁久望阴”两句,转而描写了旅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征骑即行军之马,虽然春雨过后天气晴朗,但农夫却仍旧期待着雨水的到来,这不仅反映了农事的艰辛,也透露出人们对于自然恩惠的渴望。

最后,“貂裘嗟已敝,犹怯老寒侵”两句,则流露出了诗人对严寒天气的感受。貂裘是高贵而温暖的皮衣,但即便如此,在这春日里依旧感到寒意,恐怕是由于年岁渐长,体质变弱,所以更容易感觉到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耕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雨夜观史

读书雨夜一灯昏,叹息何由起九原。

邪正古来观大节,是非死后有公言。

未能剧论希扪虱,且复长歌学叩辕。

它日安知无志士,经过指点放翁门。

(0)

贫中自戏

种枳为篱草结庐,人间知足更谁如。

涧深松老忘荣谢,天阔云闲任卷舒。

门冷并无残客迹,家贫常读绝编书。

有金可散还关念,多事从来笑汉疏。

(0)

茅斋

茆斋虽绝小,老子策新勋。

硙落霏霏雪,炉生袅袅云。

心将鸥共远,巢与鹤中分。

几许人间事,吾庐寂不闻。

(0)

闲中作

呼童按摩罢,倚壁欠伸馀。

棋局可忘老,鸟声能起予。

扫檐怜罥蝶,投饵出潜鱼。

向晚明窗下,还来读旧书。

(0)

连日有雪意戏书

壮岁羁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

狂心那复缴鸿鹄,世事已如风马牛。

雪作未成增惨澹,叶飞欲尽更飕飗。

聊将袖里平戎事,判断千岩万壑秋。

(0)

泛舟

女墙齾齾带斜晖,短棹还从剡曲归。

木叶经霜浑欲尽,人家近水自相依。

逢迎俗客言多忤,颠沛穷途计易非。

雪里闭门殊不恶,故貂虽弊胜无衣。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