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孤根立翠峦,扶疏晴影拂仙坛。
瑶台十二金风起,吹送天香出广寒。
缥缈孤根立翠峦,扶疏晴影拂仙坛。
瑶台十二金风起,吹送天香出广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脱俗的仙境画卷。首句“缥缈孤根立翠峦”,以“缥缈”二字勾勒出一种虚无缥缈的意境,仿佛那孤根独立于翠绿的山峦之上,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扶疏晴影拂仙坛”,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晴朗的光影轻轻拂过仙坛,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接下来,“瑶台十二金风起”,将画面推向高潮,想象中瑶台十二层在金风的吹拂下,散发出阵阵香气,这不仅展现了仙境的华美,也暗示着某种超凡的力量或美好的寓意。最后,“吹送天香出广寒”,将香气从广寒宫吹送到人间,既是对仙境香气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仙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白帝城西鱼腹浦,十月江平见津浒。
当年累石纷成行,此地卧龙经讲武。
辕门外建严中权,列阵相承存后伍。
何人蛇势识常山,未数鱼丽矜郑拒。
悬知精神贯金石,尚想号令严钲鼓。
老兵料敌应疑生,川后澄波其敢侮。
向令赤伏有遗符,下睨皇州直指取。
云何遗迹司神明,独靳丰功被寰宇。
高城置酒供临眺,往事兴怀增叹抚。
巍然王佐三代前,信矣名言照千古。
绝壁不带土,一目千仞青。
何年架危阁,窱窕陵青冥。
仰观众树姿,俯听大壑声。
山空响互答,隐辚心所惊。
人生几何时,冒此绝险行。
虽获须臾快,未偿百年生。
龙洞视正黑,水为琴筑鸣。
层岩积阴厚,六月如寒冰。
泉甘聚壑小,洞深秘神灵。
天设境自绝,地近人乃轻。
独坐荫佳桂,峰高日西倾。
薄暮来者少,长风始清泠。
赏会匪初望,徘徊但含情。
坐见山月上,众景纷纵横。
密林栖鸟定,始复事前征。
岧峣华清宫,下有温泉水。
绣岭络千门,玉莲喷九蕊。
第一名御汤,第二沐妃子。
从上傍诸王,最下列卫士。
淙淙三十六,枝分或栉比。
每年十月初,仙杖常依此。
楼头羯鼓停,殿上霓裳委。
尘垢三百年,行人与闾里。
忽惊郴岭下,和暖雅相似。
祇是远长安,不当人眼底。
皇天宅万物,得地即为美。
幸免与兴亡,往来常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