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同廖子晦刘淳叟方伯休刘彦集登天湖下饮泉石轩以山水含清晖分韵赋诗得清字》
《秋日同廖子晦刘淳叟方伯休刘彦集登天湖下饮泉石轩以山水含清晖分韵赋诗得清字》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閒居寡俦侣,掩关抱孤清。

良友倏来止,旷然舒我情。

矧此凉秋初,暑退裳衣轻。

相与一携手,东山眇遐征。

前穿林岭幽,俯瞰川原平。

降集崖寺古,徘徊浊醪倾。

长吟伐木篇,潜鳞亦相惊。

愿结沮溺耦,穷年此岩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熹在秋日与好友廖子晦、刘淳叟、方伯休、刘彦集一同登山游玩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友情之深。

首句“閒居寡俦侣,掩关抱孤清”描绘了诗人平时生活中的孤独与清静,与世隔绝的状态。接着,“良友倏来止,旷然舒我情”表达了当好友来访时,诗人内心的喜悦与释放。这体现了友情对于孤独心灵的慰藉。

“矧此凉秋初,暑退裳衣轻”点明了时节变换,暑气消退,衣物变得轻便,为出游提供了舒适条件。接下来,“相与一携手,东山眇遐征”描述了众人一同出发,前往远方的东山,充满了期待与兴奋。

“前穿林岭幽,俯瞰川原平”描绘了登山途中穿越幽深的林岭,俯视下方平坦的川原,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随后,“降集崖寺古,徘徊浊醪倾”则描述了到达古老的崖边寺庙后,众人饮酒畅谈,享受着宁静与欢乐的时光。

“长吟伐木篇,潜鳞亦相惊”引用《伐木》篇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物对人类活动的敏感反应。最后,“愿结沮溺耦,穷年此岩耕”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好友一起隐居山林,过着简单而自由的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仙佛之孝十首·其十寒山子

锅里爷娘语,寒山太猛生。

不妨时着眼,直是得人惊。

(0)

示张直温

筑山必使高,凿井必使深。

百正戒浅近,盛德羞浮沉。

焉有尺寸枝,能栖垂天禽。

焉有升斗泉,能容横江鲟。

借兹论物理,足以开君心。

嗌在容不足,弱在力不任。

大道如路然,固无古与今。

(0)

和太白感秋诗韵

我无适俗韵,滥剖江成竹。

惟有南山云,对之若可掬。

秋堂风露清,岂不念羁独。

行年四十九,亦复此栖宿。

二子亦有契,兹期定前卜。

泛观穹壤间,物剥继以复。

消息固常然,天地非反覆。

姑置勿复言,新篘已清熟。

(0)

示从侄茂

万事皆从忙处错,寂然不动乃能通。

君看开济规模事,却属南阳高卧翁。

(0)

游东湖

好是东湖近物华,微吟去路亦何赊。

两堤柳影澹台墓,十里荷香孺子家。

淡淡烟笼僧寺静,飘飘风飐酒旗斜。

重来徙倚阑干久,天末残阳噪暮鸦。

(0)

浯溪

阿瞒南幸国几危,颠倒皆由豢禄儿。

休说马嵬当日事,浯溪且细读元碑。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