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水亭落成示坐客长老之记曰癸水绕东城永不见刀兵余作亭于水上其详具记中》
《癸水亭落成示坐客长老之记曰癸水绕东城永不见刀兵余作亭于水上其详具记中》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天将福地巩严城,形胜山川表里明。

旧说桂林无瘴气,今知漓水辟刀兵。

云深铜柱边声乐,月冷珠池海面平。

愿挽江流接河汉,为君直北洗欃枪。

(0)
注释
福地:吉祥美好的地方。
巩严城:坚固的城墙。
形胜:地理优越,形势险要。
瘴气:热带雨林地区特有的疾病气息。
漓水:漓江,广西的著名河流。
铜柱:古代地标,可能指铜柱纪。
声乐:音乐和歌舞。
珠池:可能指珍珠泉或宝石般的湖泊。
江流:江水。
河汉:银河。
欃枪:古代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翻译
苍天赋予福地坚固的城墙,山川形势显而易见,壮丽无比。
古老的传说桂林没有瘴气,如今知晓漓江水流能消解战乱的锋芒。
云雾深处的铜柱边传来音乐,月光下的珠池水面平静如镜。
我愿引江水连通天河,为你直接北上,洗去战争的阴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题为《癸水亭落成示坐客长老之记》,通过对癸水亭的描述,表达了对和平与福祉的向往。首句“天将福地巩严城”描绘了巩城的神圣与稳固,暗示着此处是吉祥之地。次句“形胜山川表里明”赞美了桂林山水的壮丽,暗示着自然的庇护。

“旧说桂林无瘴气,今知漓水辟刀兵”引用传说,以漓水象征消除战乱,传递出对安宁的期盼。接下来,“云深铜柱边声乐”描绘了亭子附近的宁静氛围和音乐之声,而“月冷珠池海面平”则通过月色和水面的平静,进一步渲染了祥和的景象。

最后两句“愿挽江流接河汉,为君直北洗欃枪”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癸水的力量,消弭战争,带来长久的和平,这是对天下苍生的深深关怀和美好的愿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安定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琴友张子扶病还云间久不相闻寄忆

岁晚萧条最忆君,琴心一片向谁云。

啼乌半落亭前月,征雁遥迷泖上云。

白首先惊垂老别,青山恐作断肠分。

广陵仙曲从来秘,莫遣人间遂不闻。

(0)

始登玄墓

邓尉开山久,轮王结宇深。

湖光同练水,梅树即珠林。

客兴乘春霁,僧斋过午阴。

望中枝勿剪,无碍是禅心。

(0)

赠思隐传医士

投隐藉医方,逃名惠岭阳。

书探五色秘,药售万金良。

多病时从问,高情久不忘。

柴车东市里,谁识有韩康。

(0)

还山诗四首·其一

少值时运昌,因遭世网误。

铨宰乏明藻,官邪以彰赂。

申椒讵见芳,蛾眉秪成妒。

高揖聊遂初,幽贞履吾素。

狺犬方吠人,跕鸢复邅路。

破甑苟不完,奚取孟生顾。

虚舟自相触,安得蒙庄怒。

归休眷长林,途穷日云暮。

(0)

历田歌题张兵宪卷

我所思兮在历山,山阒寂兮水潺湲。

徂畛学稼慕有鳏,希世谢兹桑者闲。

龙翔凤举鹓鹭班,深山鹿豕安可攀。

承麾东迈齐鲁间,侧身西望阻蒲关,欲往从之虞坂艰。

怅隔岁兮草空绿,渺佳期兮桂屡丹。

美人贻我明月环,思公子兮何时还。

大隐在朝不在野,田园何为怀忧摧心颜。

(0)

闻湖州

永嘉一蒙尘,中原遂翻覆。

名胡石勒诛,触眇苻生戮。

哀哉周汉人,离此干戈毒。

去去王子年,独向深岩宿。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