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尉开山久,轮王结宇深。
湖光同练水,梅树即珠林。
客兴乘春霁,僧斋过午阴。
望中枝勿剪,无碍是禅心。
邓尉开山久,轮王结宇深。
湖光同练水,梅树即珠林。
客兴乘春霁,僧斋过午阴。
望中枝勿剪,无碍是禅心。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明末时期登临玄墓山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之美与禅意之深。
首联“邓尉开山久,轮王结宇深”以历史的视角,点出玄墓山自古以来就是佛教圣地,历史悠久,庙宇深邃,暗示了其宗教文化的重要性。
颔联“湖光同练水,梅树即珠林”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将湖面比作洁白的绸缎,梅树则如同镶嵌着珍珠的森林,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冬日里梅花盛开的美景,同时也寓意着纯洁与高雅。
颈联“客兴乘春霁,僧斋过午阴”描述了作者在春日晴朗之时登山的情景,以及在午后僧人斋食时的宁静氛围,体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意境。
尾联“望中枝勿剪,无碍是禅心”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勿剪”的建议,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尊重和保护,同时暗含了禅宗思想中的“无碍”,即心灵的自由与解脱,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玄墓山的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宗教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