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鸠呼雨屋东啼,麦穗初长燕子飞。
竹里人家鸡犬静,水边官舍吏民稀。
溪声夜涨寒通枕,山色朝晴翠染衣。
赖有西邻好诗句,赓酬终日自忘机。
苍鸠呼雨屋东啼,麦穗初长燕子飞。
竹里人家鸡犬静,水边官舍吏民稀。
溪声夜涨寒通枕,山色朝晴翠染衣。
赖有西邻好诗句,赓酬终日自忘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乡村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村落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于田园诗境的深切情感。
“苍鸠呼雨屋东啼”一句,以苍鸠的叫声为背景,营造出即将来临的雨季气氛,同时屋东这个地点设置,为整首诗的情绪奠定了基调。接下来的“麦穗初长燕子飞”,则是描写春天麦子的成长和燕子的飞翔,这些都是乡村生活中常见而又富有生机的景象。
第三句“竹里人家鸡犬静”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与平和的氛围。竹林之中的居民家宅,鸡犬相伴,呈现出一种安逸自在的生活状态。而“水边官舍吏民稀”则是对乡村官舍及其周遭环境的一种描绘,这里的人迹稀少,与之前的宁静氛围相呼应。
夜晚的溪流声响起,诗人形容为“溪声夜涨寒通枕”,溪水在夜幕中声势渐涨,清脆的声音似乎穿透了寒冷的空气直达枕边,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丝孤寂感。然而到了早晨,“山色朝晴翠染衣”,山色的苍翠在晴朗的天气下变得更加鲜明,仿佛能够将这份清新的颜色渗透到人的衣物之中。
最后两句“赖有西邻好诗句,赓酬终日自忘机”表达了诗人对邻居间相互赠送好诗句的喜悦,以及这种交流带来的快乐和忘我之境。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生活,也反映出了宋代文人之间的情谊交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乡村生活的深情表达,体现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珍视与热爱,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所获得的精神寄托。
置酒江楼试晨眄,独鸦过楼云一片。
隔江一楼对我楼,杨枝袅袅当帘钩。
何人吹笛楼上头,吹暗江潮如暮秋。
远山睨竹春阴老,小渚眠凫梦气幽。
川原迢迢烟翠缜,薄衫映空怨风紧。
孤情浩荡不可留,千里芳华同拍浮。
我欲携家寄渔艇,乾坤东南有沧溟,不逐江头乱萍梗。
蜀绡霞腻,比钗头㔩彩,碧厨人剪。
怜恁女儿生性急,耐得年年凉怨。
媚尾黄深,梳翎翠小,幺嘴攕红卷。
曲中声苦,泪痕银甲弹满。
更似瘦孕蝉珠,隔栏唾影,圆惹烟丝串。
香梦乍回宫月白,十二临春天远。
弄玉钗鬟,冷金蝴蝶,画样翻秋扇。
井梧花落,夕风一色吹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