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六妹李姬侍母自兰江放棹至茅山庙进香得诗三章·其二》
《同六妹李姬侍母自兰江放棹至茅山庙进香得诗三章·其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海云东指故乡遥,传说烽烟近未消。

且学渔歌娱白发,漫分湘怨托青苕。

水阴紧翠缠斜燕,萍隙疏鬟入细潮。

眼及春晖浮四野,平安行乐尽堪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妹妹一同前往茅山庙进香的情景,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首句“海云东指故乡遥”以海上的云彩指向东方,象征着对遥远故乡的深深怀念。接着,“传说烽烟近未消”则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但诗人并未因此而忧虑,而是选择“且学渔歌娱白发”,以轻松愉快的心态面对生活,将时间消磨在学习渔歌上,以此来娱乐自己已有的白发岁月。

“漫分湘怨托青苕”一句,诗人借由湘水之怨和青苔的寄托,表达了对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接下来,“水阴紧翠缠斜燕,萍隙疏鬟入细潮”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水面上的翠绿与斜飞的燕子相映成趣,细小的潮水间漂浮着的青苔仿佛是生命的痕迹,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最后,“眼及春晖浮四野,平安行乐尽堪骄”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生活平安、快乐的满足感。春日的阳光洒满大地,万物复苏,诗人感到无比的欣慰和骄傲,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端午贴子词.皇后阁五首·其二

绕臂长生缕,无非柘馆丝。

还因袗絺绤,深念葛覃诗。

(0)

望秦川歌·其七

烟霞缥缈认骊山,远想楼台紫翠间。

尚欲神游太真院,不知身过鬼门关。

(0)

破虏凯歌二十四首·其十三

黧面长须桀黠儿,一生浑事杀人嬉。

莫将遗像欺群目,曾向贞元殿里窥。

(0)

古断肠曲三十首·其三十

小雨班班湿画栏,一番重做杏花寒。

春衫拈起还慵著,却忆天涯客袂单。

(0)

西江月·其三

罗袖云轻雾薄,醉肌玉软花柔。相逢不道有春愁。

只道春来微瘦。一点人间深意,数声柳下轻讴。

带将离恨上归舟。肠断月斜时候。

(0)

好事近·其六

秋意总关愁,那更与君轻别。

从此共谁同醉,恨老来风月。

遥知手板笑看云,江边醉时节,应为老人回首,记白头如雪。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