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衣断崖口,悲风振古台。
叫雁惊逆云,万里天为开。
雪榛覆寒莎,松殿扃馀苔。
昔人邈安在,日落寒色来。
弃置勿复道,且釂黄金杯。
揽衣断崖口,悲风振古台。
叫雁惊逆云,万里天为开。
雪榛覆寒莎,松殿扃馀苔。
昔人邈安在,日落寒色来。
弃置勿复道,且釂黄金杯。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赠张生二首(其二)》中的片段,主要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断崖边的景象。"揽衣断崖口,悲风振古台",这两句通过"揽衣"的动作和"悲风振古台"的环境,传达出一种孤独与苍凉之感。接着,"叫雁惊逆云,万里天为开",以大雁的叫声和开阔的天空,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激荡和对远方的期待。
"雪榛覆寒莎,松殿扃馀苔",描绘了寒冷而荒芜的自然景色,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昔人邈安在,日落寒色来",表达了对往昔人物的怀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最后,诗人以"弃置勿复道,且釂黄金杯"收尾,选择放下往事,借酒浇愁,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理和对过去的淡然态度。
记得年时,离筵上、把梅花折。
还经尽、江南烟雨,淮阳风雪。
寒食清明都过了,看看又到端阳节。
倚阑干、屈指数流光,经年别。心一寸、肠千结。
千里梦、三更月。□晓来寒透,不堪愁绝。
羞见慈乌啼反哺,厌闻乳燕调新舌。
睹禽物、愈觉倍伤情,归心切。
对江云日暮,又那更、夜如年。
见霜满晴空,山衔星斗,月挂城垣。
知心故人间阻,几何时、尊酒会多贤。
冷落巴山夜雨,凄凉剡水寒船。孱容羞睹镜中妍。
远水与天连。怪梦有馀甜,酒无好味,诗不成篇。
刀圭解生毛羽,向晨风、飞傍彩云边。
报道东君到也,一枝春信先传。
银河源源天上流,新秋织女望牵牛。
洪波欲渡渡不得,以鹊为桥诚拙谋。
胡不见庐山三峡水,此源亦接明河底。
擘崖裂嶂何其雄,崩雷泄云势披靡。
飞鸟难过虎豹愁,四时白云吹不收。
烛龙此地无行迹,六月游子披貂裘。
谁将巨斧凿大石,突兀长桥跨苍壁。
行车走马安如山,下视龙门任淙激。
寄言牛女勿相疑,地下神工犹更奇。
唤取河边作桥栋,一年不必一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