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秦淮道,无言送尔行。
艰危四海阔,去住一身轻。
衮以近需补,官因远易称。
悟来萍梗迹,不作别离情。
脉脉秦淮道,无言送尔行。
艰危四海阔,去住一身轻。
衮以近需补,官因远易称。
悟来萍梗迹,不作别离情。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的《送李筼谷以南大廷尉晋少司空(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李筼谷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其未来仕途的祝愿与期待。
首句“脉脉秦淮道”,以秦淮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情而静谧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接着,“无言送尔行”直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场景,通过“无言”二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不舍,又有对友人旅途平安的默默祝福。
“艰危四海阔,去住一身轻”两句,既是对友人即将面临的广阔世界和可能遭遇的艰难险阻的预想,也是对友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保持轻松心态的期许。这种豁达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衮以近需补,官因远易称”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仕途发展的美好祝愿。这两句暗示了友人在近处需要补足的才能或品德,在远方更容易得到认可和施展的机会,寄寓了诗人对友人未来事业成功的期望。
最后,“悟来萍梗迹,不作别离情”两句,以“悟来”二字引出对人生如浮萍般短暂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别离的超然态度,认为真正的友情不会因为时空的距离而减弱,即使分离,心仍相连。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不仅表达了深厚的友情,还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操和宽广的胸怀。
幽兰生深林,不佩亦自臭。
天马苟伏皂,驽足日加骤。
兰生喻人学,不为仕乃究。
马伏侔自怠,一失遂永后。
以今曷为言,念子不可逗。
前我初识子,爱其肌骨秀。
又观所为诗,往往擅高右。
迨熟相与言,低俯如有就。
我乐成美者,遽以古诗叩。
上言高雄张,中杂富贵斗。
且将起其贪,固欲激其懋。
尚谓非重邀,犹恐信不厚。
挥汗谢为书,戴雨去自奏。
予始喜此读,若获弦逐彀。
如何答我诗,遽此与前谬。
我始得则谢,实若答雉嗅。
大凡欲有为,当决如蝠狖。
苟进又安退,何自鼠穴首。
吾见人自荒,未有耕不收。
设或坚决为,加以勤自副。
石将为溜穿,曲亦因累揉。
大可入圣域,中能践贤囿。
借使不及然,犹足闻见富。
中吾不可止,在我固无疚。
已迷不自复,惧子遂著陋。
听之无予违,斯言将不又。
《答友人》【宋·王令】幽兰生深林,不佩亦自臭。天马苟伏皂,驽足日加骤。兰生喻人学,不为仕乃究。马伏侔自怠,一失遂永后。以今曷为言,念子不可逗。前我初识子,爱其肌骨秀。又观所为诗,往往擅高右。迨熟相与言,低俯如有就。我乐成美者,遽以古诗叩。上言高雄张,中杂富贵斗。且将起其贪,固欲激其懋。尚谓非重邀,犹恐信不厚。挥汗谢为书,戴雨去自奏。予始喜此读,若获弦逐彀。如何答我诗,遽此与前谬。我始得则谢,实若答雉嗅。大凡欲有为,当决如蝠狖。苟进又安退,何自鼠穴首。吾见人自荒,未有耕不收。设或坚决为,加以勤自副。石将为溜穿,曲亦因累揉。大可入圣域,中能践贤囿。借使不及然,犹足闻见富。中吾不可止,在我固无疚。已迷不自复,惧子遂著陋。听之无予违,斯言将不又。
https://shici.929r.com/shici/rWZYp.html
云涧之癯,有诗盟未了,鸥泛江湖。
一官直为仙耳,不受尘驱。
高情逸韵,自兰亭、已后都无。
准拟画、剡舟夜雪,与君相对成图。
半竹苔寒如此,问谁欤来者,鹤伴薰炉。
何如贮之天上,风露冰壶。
江南春早,想梅花、不肯欺吾。
疑便是,孤山之北,水香月影林逋。
建旗凛大将,负弩纷前驱。
除此两不能,锄荷则有馀。
满畦老菘韭,贫犹未饥虚。
平生错料事,不到齐王竽。
定无相携人,岁晚谁与娱。
执杯手欲龟,风雪侵貂褕。
破颜划孤啸,郁屈终不舒。
危坐发深省,宁若巾柴车。
成败未可知,芜我瓜芋区。
收身黄觳觫,心迹何裕如。
开口不言钱,未害书生迂。
闭户聊课诗,政与俗士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