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何处是,一径落花中。
人似鹿门隐,溪将剡水通。
閒寻种瓜伴,因识养鸡翁。
独往平生意,多岐秪自穷。
幽居何处是,一径落花中。
人似鹿门隐,溪将剡水通。
閒寻种瓜伴,因识养鸡翁。
独往平生意,多岐秪自穷。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幽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隐逸的画面。首句“幽居何处是”,以问句开篇,引发读者对隐居之地的好奇。接着,“一径落花中”点出居住环境的清幽,花瓣飘落的小径,暗示着季节更迭与生活的恬淡。
“人似鹿门隐”引用了东汉名士庞德公隐居鹿门山的典故,诗人自比庞德公,表达了自己向往隐逸生活的志趣。下一句“溪将剡水通”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观,剡水蜿蜒流过,增添了隐居处的静谧和远离尘世的意味。
“閒寻种瓜伴,因识养鸡翁”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寻找种瓜的同伴和偶遇养鸡的老人,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以及与淳朴乡邻的交往。最后两句“独往平生意,多岐秪自穷”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选择,他宁愿独自享受这种简朴生活,即使道路众多,也甘愿选择孤独与清贫,体现了其坚定的隐逸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坚守,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泊。
建茶一杯午睡起,除渴蠲烦无此比。
满庭叶暗啼野莺,平地雨足生春水。
定心宁息守丹灶,执固养和归赤子。
破须速补勉旃修,危可求安灼然理。
成事何论轩冕贵,收身早占云泉美。
开门纳盗误人多,闭关扫轨从今始。
式微子叹归期滞,疏钟皓月僧窗睡。
满郭丹枫已送秋,李白桃红春又至。
绿杨朱户锁娉婷,燕赵一笑谁相视。
红颜回盼能溺人,有若大川无际涘。
吾曹操行薄云天,去险就平当择地。
严君平昔教诸子,肯向赣江为此事。
勿损仁义纵欢娱,力与主张兴废坠。
不才强使酬杜诗,搦管宁能言鄙志。
匆匆送客出城闉,霜意方高日渐醺。
青嶂倚空先有雪,黄沙匝地半和云。
旌旗明灭随车远,鼓角悲凉隔水闻。
正是无憀一回首,两行白马映红裙。
常民踏车将纳水,今民踏车将出水。
大田不复见沟塍,洪潦汗漫来千里。
昨在会稽固已闻,湖州春雨夏不止。
吹堤卷石冒城郭,馀波之潴此乃是。
至今蒲蠃在民屋,冢树伐尽生葭苇。
茅檐破漏不暇完,父子茕茕瘦相倚。
西风摇落天地秋,下污上莱无所收。
新田今已不可种,问民出水将安求。
水乾鱼虾或易得,且以咀嚼充饥喉。
贫者往往鬻儿女,征徭纷纷复不休。
我从农夫遗斗米,自顾饱食诚堪羞。
四方近日苦穷乏,嗟我有意奚能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