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照一回悲,再照颜色衰。
日月自流水,不知身老时。
昨日照红颜,今朝照白丝。
白丝与红颜,相去咫尺间。
一照一回悲,再照颜色衰。
日月自流水,不知身老时。
昨日照红颜,今朝照白丝。
白丝与红颜,相去咫尺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对岁月流逝有深刻感悟的人物形象。诗人通过镜子反复观察自己的容颜,感受到时间带来的变化和沧桑。这不仅是对个人美貌消逝的哀叹,也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体验。
"一照一回悲,再照颜色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每一次面对镜中的自己,都会产生一种无法抑制的悲凉情绪。因为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他已经感受到了岁月给予容颜的无情侵蚀。
"日月自流水,不知身老时" 这句话则表达了一种自然界对时间流逝的漠然态度。日月如同流水一般不断移动,而诗人在这不断变化中却意识不到自己的衰老。这一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个人感知之间的差异。
"昨日照红颜,今朝照白丝" 这两句直观地展示了时间对容貌带来的改变。从昔日的红润到今日的苍白,是生命活力与美丽消退的写照。
"白丝与红颜,相去咫尺间" 最后这句话则深化了前面的意象,通过形象地描绘出容颜的变化来表达时间流逝带来的距离感。这里的“咫尺”意味着极近的距离,但在诗人心中,这一瞬息之间的改变却如同天堑。
整首诗以镜子为媒介,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的容颜,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无情、美貌易逝的深刻感慨。这种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颇为常见,它触及了人类共有的对生命和美丽的追求以及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