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宦惟遭遇,神仙信杳冥。
老年多感慨,同榜半凋零。
附葬铭旌暗,平生信史青。
须知玉川子,传后有添丁。
仕宦惟遭遇,神仙信杳冥。
老年多感慨,同榜半凋零。
附葬铭旌暗,平生信史青。
须知玉川子,传后有添丁。
这首挽歌词,以沉痛之笔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开篇“仕宦惟遭遇,神仙信杳冥”,既是对逝者一生仕途命运的概括,也暗含了对神仙世界的怀疑与无奈。接着“老年多感慨,同榜半凋零”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逝者晚年孤独、感慨以及昔日同榜好友相继离世的哀伤。最后“附葬铭旌暗,平生信史青”描绘了逝者墓前的景象,通过“暗”字强调了逝去的悲凉,而“信史青”则暗示了逝者生前事迹将被历史铭记。结尾“须知玉川子,传后有添丁”以引用唐代诗人卢仝(玉川子)为例,表达了对逝者身后仍有传承的希望与慰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对逝者的深情悼念和对其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
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
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
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
铜驼恨,那堪说。
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
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秋风晚正烈,客衣早知寒。
把衣不能别,更尽此日欢。
出门一万里,风沙浩漫漫。
岂无儿女情,为君思汍澜。
百年有时尽,千载无馀观。
明明君臣义,公独为其难。
愿持丹一寸,写入青琅玕。
会有抚卷人,孤灯起长叹。
炼石为形,铿金为音。
世方好圆,痴守方心。
阴阳絪緼,人一气质。
善恶之微,证于声色。
意所欲发,虽吾不知。
彼美子刘,洞其先几。
骯脏难合,今世道病。
如子所言,生禀已定。
戆夫勇士,往往一偏。
以视妾妇,岂不犹贤。
洪范得三,二曰刚克。
会其归其,好是正直。
学问工夫,气质用微。
汝能观形,安知其馀。
子术已定,吾情已成。
子执子术,吾安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