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如裙色碧绡浅,花似芙蓉红粉轻。
若使此花兼解语,推囚御史定违程。
叶如裙色碧绡浅,花似芙蓉红粉轻。
若使此花兼解语,推囚御史定违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山枇杷花二首(其二)》。从诗句来看,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枇杷花的美丽景象,并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愿涉足官场的心态。
“叶如裙色碧绡浅,花似芙蓉红粉轻。” 这两句通过精妙的比喻,将枇杷花的叶子比作浅绿色的薄纱,而花则像轻盈的红粉色芙蓉。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也体现了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若使此花兼解语,推囚御史定违程。”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情感宣泄。这里的“此花”指的是枇杷花,而“兼解语”意味着如果这花能懂得语言,“推囚御史定违程”则表达了诗人不愿被束缚在官场规矩中,希望能够像一位御史那样自由地行走江湖,但又知道自己并不适合这种生活,因此感叹“违程”,即偏离了自己的本性和理想。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个人自由与官方职责之间冲突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情,表现了白居易个人的审美追求和内心世界,同时也展现了他在文学上的高超造诣。
细雨窗纱,正梦里、风台月榭。
帘垂处、轻云淡抹,玉钩不挂。
吹去几丝烟篆冷,飞来一幅潇湘画。
染胭脂、微晕海棠花,陪幽雅。颂凤历,恩波下。
应告却,鸾机假。算金风百廿,星桥双驾。
好会漫怜今夕占,离愁翻恨重黏惹。
怪无端、乌鹊到人间,传嘉话。
波沉斜照。山吐浓云,飞来夜雨潇潇。
一棹轻寒,惊回远梦无聊。归鸿带书乍到。
为冥迷、低度深宵。知此夜、动湘□、幽怨泪湿轻绡。
最是春秋佳处,润岸花、红透汀蓼香饶。
桂楫疏帘,明看晓涨平篙。
凭它玉琴洗耳,和清声、流水迢迢。
更未歇,倒金尊、闲读楚骚。
东风已更旧岁,恨年华草草。
警幽梦、远寺钟声,忧心清夜如捣。
念数载、车尘马足,几番蹀躞幽燕道。
最羞题,索米无门,长安空到。
记得从前,银鱼竹马,颇翩翩自好。
又谁料、岁月催人,添来多少烦恼。
便劳劳、风尘游倦,已不似、往时怀抱。
更何缘,丘壑怡情,故园终老。
几回搔首,欲问苍天,甚浮生潦倒。
偏值恁,干戈满地,大野龙战,鹤唳徒惊,烽烟频报。
新巢未稳,茫茫前路,桃源尽有为家处,遇危时、便合抽身早。
哀鸿断雁,江山是处愁人,苍茫乱云残照。
有时拂袂,谢去人寰,向林泉啸傲。
更管甚、纷纷魏晋,清兴来时,夜月弹琴,晚风垂钓。
楼台幻彩,沧田异景,升沉别是人世事,尽埋头、莫问清和扰。
但教把酒长吟,一室融融,此生已了。
《莺啼序.与珢轩共话感赋》【清·王易】东风已更旧岁,恨年华草草。警幽梦、远寺钟声,忧心清夜如捣。念数载、车尘马足,几番蹀躞幽燕道。最羞题,索米无门,长安空到。记得从前,银鱼竹马,颇翩翩自好。又谁料、岁月催人,添来多少烦恼。便劳劳、风尘游倦,已不似、往时怀抱。更何缘,丘壑怡情,故园终老。几回搔首,欲问苍天,甚浮生潦倒。偏值恁,干戈满地,大野龙战,鹤唳徒惊,烽烟频报。新巢未稳,茫茫前路,桃源尽有为家处,遇危时、便合抽身早。哀鸿断雁,江山是处愁人,苍茫乱云残照。有时拂袂,谢去人寰,向林泉啸傲。更管甚、纷纷魏晋,清兴来时,夜月弹琴,晚风垂钓。楼台幻彩,沧田异景,升沉别是人世事,尽埋头、莫问清和扰。但教把酒长吟,一室融融,此生已了。
https://shici.929r.com/shici/eCgRUw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