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吴门变姓名,后来谁更识先生。
一抔汉土丹墟在,万古闽山剑气横。
步入白云秋石瘦,坐分黄叶午风清。
逃奴不返松门静,隔水寒烟起暮城。
已是吴门变姓名,后来谁更识先生。
一抔汉土丹墟在,万古闽山剑气横。
步入白云秋石瘦,坐分黄叶午风清。
逃奴不返松门静,隔水寒烟起暮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已是吴门变姓名,后来谁更识先生”表明诗人已经隐姓埋名,不再寻求世俗的知音。这不仅是一种隐居的选择,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和失望。
“一抔汉土丹墟在,万古闽山剑气横”中的“一抔汉土”可能指代着某种遗迹或是历史的沉淀,而“万古闽山剑气横”则勾勒出一个充满力量与神秘色彩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剑气”通常象征着坚定和刚毅,结合前文,可以理解为诗人在隐逸生活中寻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支撑。
接下来的“步入白云秋石瘦,坐分黄叶午风清”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诗人行走在白云环绕的秋日石径上,那种孤独而坚定的脚步声,似乎在诉说着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与宁静。而“坐分黄叶午风清”则展现了诗人坐在落叶满地的午后,享受着清风送爽,这是一种身心俱泰的状态。
最后两句“逃奴不返松门静,隔水寒烟起暮城”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这里的“逃奴”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他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不再回头。而“隔水寒烟起暮城”则营造出一种时间静止、空间寂寥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情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别院驻銮舆,瞻礼招提境。
清晓趁风凉,扪萝登绝顶。
嵌石老松苍,滴乳寒湫净。
初上若无路,渐入多佳景。
豁然云木开,古寺横山岭。
石龛月相间,檐铎风声静。
朱栏俯帝畿,烟火富闾井。
旋憩华严洞,飒然衣袂冷。
深窥潜窦黑,微听幽泉泂。
何须一指参,自觉万虑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