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来风雨。便不伤春春已苦。新夏新晴。
绿叶盈枝照眼明。风和日好。放下尘劳须一啸。
独倚层栏。淡淡西山起暮寒。
宵来风雨。便不伤春春已苦。新夏新晴。
绿叶盈枝照眼明。风和日好。放下尘劳须一啸。
独倚层栏。淡淡西山起暮寒。
这首《减兰》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郑骞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清晨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
“宵来风雨”,开篇即点明前夜的风雨,暗示了自然界的动荡与变化。然而,“便不伤春春已苦”,却在看似矛盾的表述中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既不因春去而感伤,又似乎在春天的逝去中感受到了某种苦涩。这种情感的微妙转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深刻体悟。
“新夏新晴,绿叶盈枝照眼明。”随着雨后的晴朗,夏天的新鲜气息扑面而来,绿叶繁茂,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明亮而生动。这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风和日好,放下尘劳须一啸。”微风和煦,阳光温暖,诗人仿佛从日常的烦恼中解脱出来,准备释放内心的欢愉。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向往轻松生活的愿望。
“独倚层栏,淡淡西山起暮寒。”最后两句,诗人独自站在高处的栏杆旁,眺望渐渐升起的西山,感受到淡淡的暮寒。这里的“淡淡”二字,既描绘了景色的柔和,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静好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跨牛庵前松两株,跨牛庵中谁读书。
金华仙伯黄太史,至今虹霓四壁光有无。
往时闻人侯,独驾一篷雪。
来从太史游,风致两奇绝。
贤郎故是鸾凤雏,侨居奉母乐有馀。
七千里外怀定省,新年欣得陜州书。
黄河铁牛安且都,河中水暖多嘉鱼。
民恬俗熙官府静,召南复颂贤大夫。
贤郎江头买舟好,六月潘舆到家早。
公馆甘棠蔽芾阴,寿觞先进安期枣。
书史孙碧霄,写景春江浔。
别意恒苦多,画意恒苦深。
江清柳碧天沉沉,谁能赠君绿绮琴。
沙鸥往来未近人,燕燕亦复多好音。
江水去不回,柳条空尔长。
松飘金粉缀离席,絮住净萍随去航。
就中庞眉老禅伯,夙昔贤侯心莫逆。
河梁日晏重牵衣,一望青山三叹息。
叹息深深礼白云,但祝平安厚眠食。
郎君归戏,綵衣,披图吟咏想依依。
月明却忆金鱼浦,应是南来翔雁飞。
《题春江送别图》【元·陈谟】跨牛庵前松两株,跨牛庵中谁读书。金华仙伯黄太史,至今虹霓四壁光有无。往时闻人侯,独驾一篷雪。来从太史游,风致两奇绝。贤郎故是鸾凤雏,侨居奉母乐有馀。七千里外怀定省,新年欣得陜州书。黄河铁牛安且都,河中水暖多嘉鱼。民恬俗熙官府静,召南复颂贤大夫。贤郎江头买舟好,六月潘舆到家早。公馆甘棠蔽芾阴,寿觞先进安期枣。书史孙碧霄,写景春江浔。别意恒苦多,画意恒苦深。江清柳碧天沉沉,谁能赠君绿绮琴。沙鸥往来未近人,燕燕亦复多好音。江水去不回,柳条空尔长。松飘金粉缀离席,絮住净萍随去航。就中庞眉老禅伯,夙昔贤侯心莫逆。河梁日晏重牵衣,一望青山三叹息。叹息深深礼白云,但祝平安厚眠食。郎君归戏,綵衣,披图吟咏想依依。月明却忆金鱼浦,应是南来翔雁飞。
https://shici.929r.com/shici/BvLn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