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阴竹影当行窝,日日扶筇一再过。
与世无求干牍少,对人可语笑谈多。
一夔一契付公等,某水某丘如我何。
岁晚只愁年谷尽,杞其毋棘菊毋莎。
松阴竹影当行窝,日日扶筇一再过。
与世无求干牍少,对人可语笑谈多。
一夔一契付公等,某水某丘如我何。
岁晚只愁年谷尽,杞其毋棘菊毋莎。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竹下》。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隐居生活情趣和哲学思考的诗歌。
"松阴竹影当行窝,日日扶筇一再过。"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松荫竹影之中散步的情景,扶着竹杆重复游走,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亲近、生活淡泊的态度。
"与世无求干牍少,对人可语笑谈多。" 这两句则透露了诗人的心境,他与尘世没有过多的牵挂,但却乐于与人交往,笑谈风生。
"一夔一契付公等,某水某丘如我何。" 这里“夔”和“契”都是古代的量词,诗人通过这些量词来比喻自己对待世界的态度,是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羁绊的生活状态。
"岁晚只愁年谷尽,杞其毋棘菊毋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岁月流逝之际,只担忧虑的是岁月匆匆,而非世事纷扰,同时也用“杞”、“毋”、“棘”、“莎”等字眼来形容自己对待岁月的态度,既有感慨,也有豁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以及他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淡然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