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美千秋让子皮,锦泾娃馆亦奚为。
杜陵赤甲诗偏苦,挍尉燕支数屡奇。
椒殿恩轻除阁画,鸡坊人老忆园梨。
流莺唤醒樱桃梦,高座谈经香雨垂。
载美千秋让子皮,锦泾娃馆亦奚为。
杜陵赤甲诗偏苦,挍尉燕支数屡奇。
椒殿恩轻除阁画,鸡坊人老忆园梨。
流莺唤醒樱桃梦,高座谈经香雨垂。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续落花诗三十首》中的第二十七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宫廷生活的画面。首句“载美千秋让子皮”可能暗指宫廷中对美貌的推崇和权谋的较量,而“锦泾娃馆亦奚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奢华享乐的质疑。
接下来,“杜陵赤甲诗偏苦”借杜陵(汉宣帝陵)的典故,暗示诗人的诗才虽高,却命运多舛,如同赤甲(古代刑具)般辛酸。“挍尉燕支数屡奇”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经历的不凡,可能是指他在官场上的起伏不定,以“燕支”(古代边塞之地的产物,象征艰苦生活)来形容。
“椒殿恩轻除阁画”描绘了宫廷恩宠的易逝,椒殿(后宫)的恩惠不再,只剩下阁楼上的画作见证了往昔。“鸡坊人老忆园梨”则通过对比,表达出时光流逝,人事变迁,鸡坊(皇宫中的养鸡处)的人们回忆起昔日园中的梨花飘香。
最后两句“流莺唤醒樱桃梦,高座谈经香雨垂”以景结情,流莺的鸣叫唤起人们对美好春光和樱桃丰收的梦境,而高谈阔论的场景则在香雨中显得更加诗意,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怀旧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丰富,展现了王夫之独特的诗风和对宫廷生活的深刻洞察。
平明方发尽,为待好风吹。
不见移来日,先愁落去时。
浓香薰叠叶,繁朵压卑枝。
坐看皆终夕,游蜂似有期。
仙峤倍分元化功,揉蓝翠色一重重。
还家莫更寻山水,自有云山在笔峰。
骊龙珠,骊龙珠,光明灿烂与人殊。
十方世界无求处,纵然求得亦非珠。
珠本有,不升沉,时人不识外追寻。
行尽天涯自疲寂,不如体取自家心。
莫求觅,损功夫,转求转灭转元无。
恰如渴鹿趁阳燄,又似狂人在道途。
须自体,了分明,了得不用更磨莹。
深知不是人间得,非论六类及生灵。
虚用意,损精神,不如闲处绝纤尘。
停心息意珠常在,莫向途中别问人。
自迷失,珠元在,此个骊龙终不改。
虽然埋在五阴山,自是时人生懈怠。
不识珠,每抛掷,却向骊龙前作客。
不知身是主人公,弃却骊龙别处觅。
认取宝,自家珍,此珠元是本来人。
拈得玩弄无穷尽,始觉骊龙本不贫。
若能晓了骊珠后,只这骊珠在我身。
《骊龙珠吟》【唐·天然】骊龙珠,骊龙珠,光明灿烂与人殊。十方世界无求处,纵然求得亦非珠。珠本有,不升沉,时人不识外追寻。行尽天涯自疲寂,不如体取自家心。莫求觅,损功夫,转求转灭转元无。恰如渴鹿趁阳燄,又似狂人在道途。须自体,了分明,了得不用更磨莹。深知不是人间得,非论六类及生灵。虚用意,损精神,不如闲处绝纤尘。停心息意珠常在,莫向途中别问人。自迷失,珠元在,此个骊龙终不改。虽然埋在五阴山,自是时人生懈怠。不识珠,每抛掷,却向骊龙前作客。不知身是主人公,弃却骊龙别处觅。认取宝,自家珍,此珠元是本来人。拈得玩弄无穷尽,始觉骊龙本不贫。若能晓了骊珠后,只这骊珠在我身。
https://shici.929r.com/shici/TBAyq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