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天下如溃瓜,一榻之外非吾家。
黄屋飘飖定何许,龙为鱼兮鼠为虎。
老瞒持力敢欺天,朵颐汉鼎方垂涎。
紫髯将军一攘臂,控荆引越三千里。
慷慨山东大耳儿,南飞乌鹊栖无枝。
草庐一语君臣契,目中久已无吴魏。
堂堂大义凛不磨,灵关剑阁争嵯峨。
昨夜西南一星落,六尺之孤竟谁托。
渭水旌旗归故都,江上空存八阵图。
抱膝长歌《出师表》,古柏苍苍为谁老。
建安天下如溃瓜,一榻之外非吾家。
黄屋飘飖定何许,龙为鱼兮鼠为虎。
老瞒持力敢欺天,朵颐汉鼎方垂涎。
紫髯将军一攘臂,控荆引越三千里。
慷慨山东大耳儿,南飞乌鹊栖无枝。
草庐一语君臣契,目中久已无吴魏。
堂堂大义凛不磨,灵关剑阁争嵯峨。
昨夜西南一星落,六尺之孤竟谁托。
渭水旌旗归故都,江上空存八阵图。
抱膝长歌《出师表》,古柏苍苍为谁老。
这首诗名为《梁父吟》,作者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于石。全诗以建安时期的动荡局势为背景,通过对比当时天下大乱与个人生活的割裂,抒发了诗人对于英雄无用武之悲哀。
“建安天下如溃瓜,一榻之外非吾家。”这两句是全诗的开篇,建安乃东汉末年的年号,这里以此为背景隐喻时局动荡。天下犹如烂熟的葫芦一般破碎,而个人生活空间仅限于一榻之内,对外部世界的疏离感十足。
“黄屋飘飖定何许,龙为鱼兮鼠为虎。”黄屋指的是皇宫,这里形容天下动荡,连皇权都无法稳固,龙与鱼、鼠与虎的比喻,则是用来形容世道混乱,品格颠倒。
“老瞒持力敢欺天,朵颐汉鼎方垂涎。”这两句描绘了老臣仍在努力维护着国家的景象,而汉鼎则是古代重器,这里用以形容权力的交替与腐朽。
“紫髯将军一攘臂,控荆引越三千里。”这两句写的是英雄将领的壮举,但也反映出战乱频仍,无处不在的征战生活。
“慷慨山东大耳儿,南飞乌鹊栖无枝。”诗人提及山东的大耳儿,这是对古代忠臣的称呼,而乌鹊南飞,则形容天下动荡,民众四散,无处安身之感。
“草庐一语君臣契,目中久已无吴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时君臣之间信义的怀念,但现实中的吴、魏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对往昔美好的回忆。
“堂堂大义凛不磨,灵关剑阁争嵯峨。”这里描写的是高洁的道德不被世俗所玷污,而灵关与剑阁则是险要之地,形容英雄豪杰之间的竞争与较量。
“昨夜西南一星落,六尺之孤竟谁托。”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于英雄无用武之悲哀,一颗星辰陨落,无人能够承载那份孤独与沉重。
“渭水旌旗归故都,江上空存八阵图。”渭水指的是古代周文王的封地,这里写的是战旗归还,而八阵图则是用以形容军事策略,但在诗中更多地是一种文化记忆的象征。
“抱膝长歌《出师表》,古柏苍苍为谁老。”最后两句,诗人提及诸葛亮的《出师表》,而古柏则是长寿的象征,这里用以形容岁月悠久,英雄辈出的时代已经远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对个人与天下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是一篇集豪放与苍凉于一身的作品。
江流同不废,文正一家书。
考据精汉学,朴质驾宋儒。
学问由此出,经济由此摅。
上至公卿位,下至农家居。
琐琐无不到,恢恢无不储。
能移人气质,暴戾随之除。
能入人肺腑,歌泣与之俱。
但觉千篇少,而无一字虚。
古今家庭札,鲜克播寰区。
惟公此书出,宝贵如璠玙。
横绝古今间,独辟一径途。
著述能传后,以此为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