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同不废,文正一家书。
考据精汉学,朴质驾宋儒。
学问由此出,经济由此摅。
上至公卿位,下至农家居。
琐琐无不到,恢恢无不储。
能移人气质,暴戾随之除。
能入人肺腑,歌泣与之俱。
但觉千篇少,而无一字虚。
古今家庭札,鲜克播寰区。
惟公此书出,宝贵如璠玙。
横绝古今间,独辟一径途。
著述能传后,以此为权与。
江流同不废,文正一家书。
考据精汉学,朴质驾宋儒。
学问由此出,经济由此摅。
上至公卿位,下至农家居。
琐琐无不到,恢恢无不储。
能移人气质,暴戾随之除。
能入人肺腑,歌泣与之俱。
但觉千篇少,而无一字虚。
古今家庭札,鲜克播寰区。
惟公此书出,宝贵如璠玙。
横绝古今间,独辟一径途。
著述能传后,以此为权与。
这首诗赞美了曾文正家书的博大精深和深远影响。诗人张洵佳以“江流同不废”开篇,将曾文正家书比作永不停息的江流,象征其内容的丰富和持续性。接着,“文正一家书”点明主题,强调这是一本集大成之作。
“考据精汉学,朴质驾宋儒”,赞扬了家书中对历史文献的严谨考证和对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既体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又超越了传统儒家的束缚,展现出独特的见解。
“学问由此出,经济由此摅”,指出家书不仅是学术研究的源泉,也是个人修养和国家治理的指导,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道德教诲。
“上至公卿位,下至农家居”,说明无论身处高位还是民间,家书中的道理都能适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琐琐无不到,恢恢无不储”,形容家书内容包罗万象,无所不包,无论是日常生活的小事,还是国家大事,都能从中找到启示。
“能移人气质,暴戾随之除。能入人肺腑,歌泣与之俱”,赞扬家书能够改变人的性格,消除暴躁,深入人心,引发共鸣。
“但觉千篇少,而无一字虚”,表达对家书内容的高度评价,认为每一句话都充满价值,没有一句是空洞的。
“古今家庭札,鲜克播寰区”,感叹在众多家庭信札中,很少有能像曾文正家书那样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惟公此书出,宝贵如璠玙”,高度赞扬曾文正家书如同珍贵的宝玉,是无价之宝。
“横绝古今间,独辟一径途”,指出家书跨越时空界限,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著述能传后,以此为权与”,最后强调家书的著作能够流传后世,成为评判是非的标准。
整首诗通过对曾文正家书的全面赞誉,不仅展现了其在学术、道德、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的巨大价值,也表达了对作者曾文正的崇高敬意。
日出检群书,幽窗送新翠。
中怀偶不平,展卷风花坠。
西汉尚文章,东汉尚节义。
横议遭焚坑,激扬天所忌。
出师前后心,侃侃追谟誓。
典午快雄谈,南朝工藻缋。
宣公奏疏陈,谏果余真味。
诗史少陵翁,讴歌纪时事。
韩起八代衰,造语开蒙翳。
欧阳复曾王,雄豪美孰继。
三苏思涌泉,落墨潮海至。
道学尊紫阳,韦编尼父志。
文山《正气歌》,一字千秋泪。
厥后叶宫商,梨园矜纸贵。
鸡林帖括佳,假借先民意。
枉费子衿才,何殊优孟戏。
劳劳读律家,繁赜久师吏。
刀笔发奇葩,他年公辅器。
吁嗟鲁一儒,可以封经笥。
此邦南戒尽,山势驱入海。
崛强屹元气,雕劖出真宰。舄下岭刺天,接眼益?嶵。
乳郭所色络,望若披重铠。
攒攒百青莲,朵朵吐蓓蕾。
春空媚云物,酝藉固有在。
应知太古前,犹未混沌改。
卒见无急惊,山灵讵相绐。
诘朝果此游,须鼓脚力倍。
姑去梦烟村,稍伺雨声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