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凤凰台上忆吹箫.忆菊花》
《凤凰台上忆吹箫.忆菊花》全文
清 / 沈鹊应   形式: 词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枫冷吴江,雁飞南浦,家家黄叶堆门。

听暮砧声急,日已黄昏。

记忆当时三径,尽飘零、松菊犹存。

荒城里、止看摇落,未见花繁。销魂。

故乡此际,佳节醉西园,篱畔芳樽。

念秋光狼藉,安得移根。

屈指重阳将近,思往事、杳杳无痕。

伤情处,但看鸦飞,水绕孤村。

(0)
鉴赏

这首清代沈鹊应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忆菊花》描绘了一幅深秋江南的凄美画卷。开篇以"枫冷吴江,雁飞南浦"起笔,渲染出一种萧瑟的季节氛围,暗示了游子的离愁。"家家黄叶堆门"进一步强化了秋意,落叶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

"听暮砧声急,日已黄昏",通过暮砧声和昏黄的天色,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接着,他回忆起往昔在三径边的松菊,虽然环境荒凉,但仍有松菊留存,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坚守。

"荒城里、止看摇落,未见花繁",表达了对故乡繁华不再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接下来,诗人借佳节之景,想象自己醉饮西园,却只能感叹"秋光狼藉",无法将菊花移植到新的地方,寓意着无法改变的现实和无法挽回的过去。

"屈指重阳将近,思往事、杳杳无痕",重阳节临近,诗人思绪万千,往事如烟,无迹可寻。最后,"伤情处,但看鸦飞,水绕孤村"以鸦鸟归巢、流水环绕孤村的画面收尾,更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过往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沈鹊应
朝代:清

沈鹊应,字孟雅,侯官人。前江西巡抚沈瑜庆女,同邑前参政林旭室。旭遭戊戌政变之祸,鹊应以死殉。
猜你喜欢

六月望后匏庵芝南珍午贻书幼点嘿园约为戒坛潭柘之游予先一日至三宿而归·其一

八年不到山,间阔抵卌载。

眼明对松栝,世换怜我在。

辽金岁且千,曾不柯叶改。

皎然受命正,未死终磊磊。

嗟予有涯生,少留玩桑海。

每忧象教替,斤斧谁庇乃?

托根远尘土,得地复何悔。

明明去来今,无用叩真宰。

(0)

秋深寄内

出水荷钱看到花,又成败叶上轻槎。

坐惊大陆深秋气,偏贷馀生阅物华。

皈佛只赢心地净,忧天能免鬓霜加?

相知犹有同心侣,不怨离人不忆家。

(0)

海南百果相续多中土所无纪以绝句·其二

茸茸红毛丹,色味赛荔支。

或云即其种,无乃变于夷。

(0)

天心阁山矾将谢默园夜过留饮花下

尚有移灯刮目人,过时那便委芳尘?

维摩老矣空诸相,尽自销魂十九春。

(0)

听水斋杂忆·其一

携稚山斋理梵书,廿年人事几乘除?

柴门石彴层层磴,肠断元方旧捧舆。

(0)

沪上舆蒉斋会话·其一

相看短发未全斑,十五年来一瞬间。

可似东坡遇莘老,安排浮白对青山。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