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稚山斋理梵书,廿年人事几乘除?
柴门石彴层层磴,肠断元方旧捧舆。
携稚山斋理梵书,廿年人事几乘除?
柴门石彴层层磴,肠断元方旧捧舆。
这首诗《听水斋杂忆(其一)》由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描绘了诗人携子到山斋整理佛经时的感慨与回忆。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首句“携稚山斋理梵书”,描绘了诗人带着孩子前往山中的小屋,整理佛经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宁静而虔诚的生活态度。次句“廿年人事几乘除”,则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更迭,暗示了人生中的得失与变化。
后两句“柴门石彴层层磴,肠断元方旧捧舆”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柴门、石阶、层层磴道,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略带沧桑的画面,象征着岁月的痕迹。而“肠断元方旧捧舆”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仿佛是元方曾经捧着轿舆,承载着过去的记忆与情感,如今却已远去,令人感伤不已。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过往经历的深刻反思,既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思。
数东风、几番花信,愔愔香絮吹倦。
千条万缕争牵惹,绿罥谢家庭院。春影茜。
正午日迟迟,一桁窗纱掩。帘波半卷。
任软搭檐牙,低拖栏角,不唱玉栏怨。
烟丝暖,次第眉痕笑展。有人翻遍黄卷。
落花片片飞如雨,咫尺翠云遮断。尘思远。
恁杀粉调铅,一寸愁心绾。流光似箭。
甚水碧楼台,泥红门巷,贪听早莺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