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亭》
《石亭》全文
明 / 张琦(君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我爱崆峒下,幽亭傍石宜。

昼檐溪影动,秋榻藓花移。

听竹留僧久,看山得句迟。

悄然天境里,未有世人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脱俗的画面,诗人张琦以“石亭”为题,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

首联“我爱崆峒下,幽亭傍石宜”,开篇即点出对石亭的喜爱之情,同时通过“崆峒下”的地理环境,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隐逸脱俗的氛围。“幽亭傍石宜”则进一步强调了石亭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一处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颔联“昼檐溪影动,秋榻藓花移”,细腻地描绘了石亭周围的动态景象。白天,檐下的溪水映照着光影,随着水流轻轻摇曳;秋日里,石亭的榻上覆盖着青苔,花儿随风轻移,这些生动的细节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颈联“听竹留僧久,看山得句迟”,则转而描写人在石亭中的活动。诗人似乎在石亭中静静地聆听竹林的低语,等待僧人的到来,这场景充满了禅意和宁静。而“看山得句迟”则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每一次凝视山峦,都能激发灵感,写出诗句,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心灵的共鸣。

尾联“悄然天境里,未有世人知”,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石亭所在之地的独到见解。这里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只有少数人能够发现并领略其美。这种隐秘而神秘的感觉,既是对石亭独特魅力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亭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自然之美的物理空间,又蕴含丰富精神内涵的心灵世界,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艺术特色。

作者介绍

张琦(君玉)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酬尚颜上人

紫绶苍髭百岁侵,绿苔芳草绕阶深。

不妨好鸟喧高卧,切忌闲人聒正吟。

鲁鼎寂寥休辨口,劫灰销变莫宣心。

还怜我有冥搜癖,时把新诗过竹寻。

(0)

新燕

燕燕知何事,年年应候来。

却缘华屋在,长得好时催。

花外衔泥去,空中接食回。

不同黄雀意,迷逐网罗媒。

(0)

期友人

早晚逐兹来,闲门日为开。

乱蛩鸣白草,残菊藉苍苔。

困卧谁惊起,闲行自欲回。

何时此携手,吾子本多才。

(0)

寄上荆渚因梦庐岳乃图壁赋诗

梦绕嵯峨里,神疏骨亦寒。

觉来谁共说,壁上自图看。

古翠松藏寺,春红杏湿坛。

归心几时遂,日向渐衰残。

(0)

夜次湘阴

风涛出洞庭,帆影入澄清。

何处惊鸿起,孤舟趁月行。

时难多战地,野阔绝春耕。

骨肉知存否,林园近郡城。

(0)

西墅新居

渐渐见苔青,疏疏遍地生。

闲穿藤屐起,乱踏石阶行。

野鸟啼幽树,名僧笑此情。

残阳竹阴里,老圃打门声。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