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四科头·其十一解缚不二》
《十四科头·其十一解缚不二》全文
南北朝 / 宝志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律师持律自缚,自缚亦能缚他。

外作威仪恬静,心内恰似洪波。

不驾生死船筏,如何度得爱河?

不解真宗正理,邪见言辞繁多。

有二比丘犯律,便却往问优波。

优波依律说罪,转增比丘网罗。

方丈室中居士,维摩便即来呵。

优波默然无对,净名说法无过。

而彼戒性如空,不在内外娑婆。

劝除生灭不肯,忽悟还同释迦。

(0)
鉴赏

这首诗《十四科头(其十一)解缚不二》由南北朝时期的宝志所作。诗中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佛法中的解脱与束缚的主题。

首句“律师持律自缚,自缚亦能缚他”,开篇即揭示了佛法修行中的自我约束与他人约束的关系,律师在遵守戒律的同时,也可能会陷入自我束缚,甚至影响到他人。接着,“外作威仪恬静,心内恰似洪波”描绘了一种表面平静内心却波涛汹涌的状态,形象地展现了修行者内心的复杂性。

“不驾生死船筏,如何度得爱河?”这一句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如果不能驾驭生死的航船,如何能够超越生死的束缚,渡过充满欲望的爱河?这反映了对生命本质和解脱路径的深刻思考。

“不解真宗正理,邪见言辞繁多”则指出,不了解佛法的真正教义,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理解和纷杂的言论,强调了正确理解佛法的重要性。

“有二比丘犯律,便却往问优波”描述了两位僧侣违反戒律后寻求解答的情景,引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优波依律说罪,转增比丘网罗”表明了依照戒律进行处罚的过程,但同时也可能加剧问题,暗示了处理问题时需要更加智慧和慈悲。

“方丈室中居士,维摩便即来呵”提到维摩诘居士在方丈室中对优波的批评,强调了高僧大德在指导修行中的作用。最后,“优波默然无对,净名说法无过”表现了优波面对维摩诘的批评时的沉默,以及维摩诘说法的恰当与无过,体现了智慧与慈悲的力量。

“而彼戒性如空,不在内外娑婆”进一步阐述了戒律的本质,如同虚空一般,既不属于内在也不属于外在的物质世界,强调了戒律的超脱性和内在性。

“劝除生灭不肯,忽悟还同释迦”则表达了修行者在劝导下不愿改变,直到突然觉悟,仿佛回到了佛陀释迦牟尼的境界,强调了觉悟的瞬间性和深刻性。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哲理性的论述,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佛法修行中的自我约束、解脱之道、正确理解佛法、处理问题的方法、高僧的作用、戒律的本质以及觉悟的重要性,展现了宝志大师对佛法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作者介绍

宝志
朝代:南北朝

猜你喜欢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

亲宾相贺闻何如?
服色恩光尽反初。
头白喜抛黄草峡,眼明惊拆紫泥书。
便留朱绂还铃阁,却着青袍侍玉除。
无奈娇痴三岁女,绕腰啼哭觅金鱼。

(0)

答山侣

颔下髭须半是丝,光阴向后几多时?
非无解挂簪缨意,未有支持伏腊资。
冒热冲寒徒自取,随行逐队欲何为?
更惭山侣频传语,五十归来道未迟。

(0)

内乡县村路作

日下风高野路凉,缓驱疲马暗思乡。
渭村秋物应如此,枣赤梨红稻穗黄。

(0)

因岩亭

箕颍人穷独,蓬壶路阻难。
何如兼吏隐,复得事跻攀。
岩树罗阶下,江云贮栋间。
似移天目石,疑入武丘山。
清景徒堪赏,皇恩肯放闲?
遥知兴未足,即被诏征还。

(0)

和除夜作

君赋此诗夜,穷阴岁之余。
我和此诗日,微和春之初。
老知颜状改,病觉肢体虚。
头上毛发短,口中牙齿疏。
一落老病界,难逃生死墟。
况此促促世,与君多索居。
君在浙江东,荣驾方伯舆。
我在魏阙下,谬乘大夫车。
妻孥常各饱,奴婢亦盈庐。
唯是利人事,比君全不如。
我统十郎官,君领百吏胥。
我掌四曹局,君管十乡闾。
君为父母君,大惠在资储。
我为刀笔吏,小恶乃诛锄。
君提七郡籍,我按三尺书。
俱已佩金印,尝同趋玉除。
外宠信非薄,中怀何不摅。
恩光未报答,日月空居诸。
磊落尝许君,局促应笑予。
所以自知分,欲先歌归欤。

(0)

和寄问刘白 时梦得与乐天方舟西上。

正与刘梦得,醉笑大开口。
适值此诗来,欢喜君知否。
遂令高卷幕,兼遣重添酒。
起望会稽云,东南一回首。
爱君金玉句,举世谁人有。
功用随日新,资才本天授。
吟哦不能散,自午将及酉。
遂留梦得眠,匡床宿东牖。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