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脉青霭间,行行自幽绝。
方愁山缭绕,更值云遮截。
争推好林浪,共约归时节。
不似名利途,相期覆车辙。
石脉青霭间,行行自幽绝。
方愁山缭绕,更值云遮截。
争推好林浪,共约归时节。
不似名利途,相期覆车辙。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深远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之道的淡然超脱,以及对自然山林生活的向往。首句"石脉青霭间,行行自幽绝"描绘出一幅隐逸深藏于山林之间的画面,其中“石脉”指的是山中的溪流,“青霭”则是云雾缭绕之意,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感受和深刻体验。
"方愁山缭绕,更值云遮截"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一种情感寄托。山林环绕,云雾遮断,这不仅是景物描写,也象征着一种精神状态的孤独与封闭,是对内心世界的隐喻。
"争推好林浪,共约归时节"一句中,“好林”指的是美好的林木之地,“争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向往,“共约归时节”则是希望与同道中人共同归隐于自然之中,寻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
最后两句"不似名利途,相期覆车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这里的“名利途”指的是追逐功名和财富的道路,而“覆车辙”则是比喻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们如同车轮重复碾压在相同的轨迹上,缺乏个性和自由。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以及对于自我精神世界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自然、名利与隐逸的描述,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高洁的人格追求,是一篇蕴含丰富内涵的山水田园诗。
朔风号枯枝,长夜何漫漫。
微月出复没,零露凄以漙。
露漙不足悲,严霜为之寒。
饥乌下丛薄,猛虎鸣其间。
鬼灯照虚馆,落叶何珊珊。
萧萧远征人,载歌《行路难》。
我心增惨戚,岂不思东还。
欲济川无梁,中道多阻艰。
弱子病且死,老妻方忧患。
明将登前途,念我衣裳单。
斧冰汲涧水,采薪事朝餐。
慨彼《下泉》诗,悠然起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