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茅聊葺宅,寂寞类枯禅。
却扫头慵栉,钞书手自编。
风收云片薄,雨洗月痕鲜。
静嘿怜童仆,烧灯夜未眠。
蓬茅聊葺宅,寂寞类枯禅。
却扫头慵栉,钞书手自编。
风收云片薄,雨洗月痕鲜。
静嘿怜童仆,烧灯夜未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状态。首句“蓬茅聊葺宅”,以蓬草和茅草搭建的简陋居所,象征着诗人不求奢华的生活态度,通过“聊葺宅”表达了对居住环境的随性与满足。接着,“寂寞类枯禅”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诗人内心的孤寂比作枯禅,暗示其内心世界的深沉与淡泊。
“却扫头慵栉,钞书手自编”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细节。他懒于梳理头发,却乐于亲手抄录书籍,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这种行为不仅反映了其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风收云片薄,雨洗月痕鲜”描绘了晴朗夜晚的景象,微风轻拂,云层稀薄,雨水洗净后的月亮格外明亮。这样的自然景色,不仅为诗人的生活增添了诗意,也映照出其心境的纯净与宁静。
最后,“静嘿怜童仆,烧灯夜未眠”则展示了诗人与周围人和谐共处的一面。在静谧的夜晚,他不仅关心身边的童仆,还亲自点灯,直至深夜未眠。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简朴而充满诗意的生活状态,以及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东城属浮云,四术连广陌。
楼阁互蔽亏,轩车何络绎。
贵贱各有营,劳劳自不息。
往者无复今,今者复为昔。
二曜更相送,谁非逆旅客。
燕赵盛名倡,自矜桃李色。
皓齿激清声,招邀日相索。
长歌一何欢,短歌一何迫。
驰骛奢与华,俛仰成陈迹。
达人务大观,奚必长戚戚。
驱车出广陌,言访谢公墩。
维时当朱明,霁景荡平原。
轻霞浮夕照,远树澹芳村。
习习薰风来,披襟涤嚣烦。
眷言同心侣,山水供清尊。
抗迹避城市,高咏狎兰荪。
缅怀东山俦,往事难具论。
逝者不可作,吊古空苔痕。
而我与之子,吏隐偕白门。
俯仰薄羁束,风雅霭孤骞。
努力崇明德,寤言矢无谖。
安知千载名,不与此山存。
长啸过古刹,幽意已忘言。
送君龙溪渚,弥楫五羊城。
五仙行问讯,胡为事遐征。
言从海上来,探历已周星。
归装非陆贾,行笥异边经。
玄珠媚赤水,瑶草冒丹庭。
言资九鼎重,方价千镒轻。
采之当谁遗,逝将献承明。
挂帆从此去,长揖谢仙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