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玲珑岩绝顶三首·其三》
《玲珑岩绝顶三首·其三》全文
明 / 王弘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巉岩幽壑敞招提,蹑蹬穿林路不迷。

茗碗香花随佛供,白云苍霭护禅栖。

东林载酒渊明在,西竺同心慧远携。

五十三参年已近,可能大意悟曹溪。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弘诲的《玲珑岩绝顶三首(其三)》,描绘了玲珑岩绝顶的壮丽景色与静谧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寺庙的清幽与僧侣修行的宁静。

首句“巉岩幽壑敞招提”,开篇即以“巉岩”、“幽壑”描绘出山岩峭壁、深谷幽邃的自然景观,紧接着“敞招提”一词,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寺庙相连,暗示着在这幽静之地,有一处供人修行的寺庙,为后续的描写奠定了基调。

“蹑蹬穿林路不迷”,进一步描述了攀登山路的过程,虽有茂密的树林遮蔽,但行者心中有方向,不觉迷失。这一句不仅写出了登山的艰难,也暗喻了修行之路的不易,但只要心有定力,便能顺利前行。

“茗碗香花随佛供,白云苍霭护禅栖”,这两句则转向对寺庙生活的描绘。茗碗香花,是佛教仪式中的常见之物,象征着修行者的日常与精神追求;白云苍霭,则是自然界的元素,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祥和。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表现了寺庙内修行者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

“东林载酒渊明在,西竺同心慧远携”,这里引用了陶渊明和法显(西竺即印度)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高士和僧侣追求真理、超越世俗的精神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这些历史人物有着心灵上的共鸣,希望能够像他们一样,通过修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五十三参年已近,可能大意悟曹溪”,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的渴望与决心。“五十三参”出自佛教故事,指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前的五十三次参访,最终悟道的故事。此处借以表达自己接近修行的终点,希望能领悟佛法的真谛,如同曹溪(即南华寺,禅宗六祖惠能说法之处)的教义一般,达到心灵的觉醒与智慧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寺庙生活、历史典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修行、智慧与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王弘诲
朝代:明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其三羁所七忆

谢家小女。少日红闺深处贮。嫁与黔娄。

画匠金钗廿载愁。甘同终窭。未忘牛衣中夜语。

只为梭巡。偕隐心惭举案人。

(0)

浣溪沙.夏闺二首·其一

琼砌阴浓暑渐收。梦回楼角夕阳幽。

晚花香里上帘钩。

绿堕鸦鬟金雀隐,红斜宝袜玉肤柔。

风边小立只低头。

(0)

酒泉子.小院

细雨愔愔。寂历红薇小院。殷轻雷,却纨扇。绿屏深。

涎涎紫燕亸双尾。无语梁畔睡。簟痕孤,香气靡。

暮寒侵。

(0)

拟古十首.临江仙.拟无住·其四水槛过雨

一滴天瓢蠲溽暑,夕阳微漏残红。

竹阑乘兴倚薰风。笑惊双白鸟,飞过藕花丛。

羽扇纶巾闲到我,百年世事匆匆。

若耶溪上旧相逢。晚来回首处,山色有无中。

(0)

玉楼春·其七叠韵,答黄太史九潭

有约期君君不到。惜春惟恐春归早。

旧雨遥怜隔岁欢,清词并入新年兆。

江上云连春树杪。鹊声日日檐端巧。

何日来同池上游,闲情莫问天边诏。

(0)

浣溪沙·其十七赠吴中书昂

草阁萧萧对碧山。野翁中夜梦龙颜。

一庭春雨长苔斑。

溪上群鸥堪作伴,林间倦鸟自知还。

怜君两度叩柴关。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