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春风一度归,双栖犹是旧乌衣。
细穿花径窥人语,频掠芹泥傍垒飞。
綵缕带回容未改,玉书传去墨初稀。
故家风景年年在,知尔重来漫启飞。
一度春风一度归,双栖犹是旧乌衣。
细穿花径窥人语,频掠芹泥傍垒飞。
綵缕带回容未改,玉书传去墨初稀。
故家风景年年在,知尔重来漫启飞。
这首《归燕》由明代诗人黄鏊所作,描绘了春风吹过,燕子归来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温馨。
首句“一度春风一度归”,以春风的更替象征时间的流逝,燕子的归来则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和谐。燕子的回归不仅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也唤醒了人们对往昔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双栖犹是旧乌衣”一句,运用了“乌衣”这一意象,既指燕子的羽毛颜色,又暗含了历史的沧桑感。燕子仍旧成双成对地归来,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提醒人们珍惜过往的美好时光。
接下来,“细穿花径窥人语,频掠芹泥傍垒飞”描绘了燕子在花间穿梭,偶尔窥视人类的交谈,又频繁地掠过芹菜泥,筑巢于旁。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燕子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处,以及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彩缕带回容未改,玉书传去墨初稀”中,“彩缕”可能是指燕子身上的羽毛色彩,暗示了燕子的美丽与不变;“玉书”则可能象征着传递的信息或知识,而“墨初稀”则暗示了信息的逐渐减少或遗忘。这一对比表达了对传统与现代、记忆与遗忘之间关系的思考。
最后,“故家风景年年在,知尔重来漫启飞”总结了主题,强调了自然与生命循环的永恒性。即使时间流逝,环境变迁,但燕子的归来,以及它们与人类共同创造的和谐景象,依旧年复一年地延续着,提醒着人们珍惜自然与生命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燕子作为自然界使者的重要角色,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记忆、自然与生命循环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