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者不可知,死者忽漫灭。
清晨携我手,薄暮成永诀。
秋风尔何心,吹我右臂折。
褰衣复其魂,一叫气三咽。
斤斧戕五中,寸寸争割裂。
生者不可知,死者忽漫灭。
清晨携我手,薄暮成永诀。
秋风尔何心,吹我右臂折。
褰衣复其魂,一叫气三咽。
斤斧戕五中,寸寸争割裂。
这首诗《哭松山六弟》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悲痛的笔触描绘了对亡弟的深切哀悼之情。
首句“生者不可知,死者忽漫灭。”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无奈,生者无法预知未来,而死者则突然消失在人世间。这种生死的对比,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接着,“清晨携我手,薄暮成永诀。”描述了与弟弟最后一次相聚的场景,清晨时分还紧紧相握的手,到了傍晚却成了永远的告别。这句诗将相聚与离别的时间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强化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秋风尔何心,吹我右臂折。”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无情的秋风比作有恶意的心灵,它无情地吹断了诗人的右臂,实际上是在比喻失去弟弟的痛苦如同身体被折断一般剧烈。这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
“褰衣复其魂,一叫气三咽。”“褰衣”意为脱去衣物,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诗人试图安抚弟弟的灵魂,但内心的悲痛使得他只能发出一声声哀鸣,气息也变得沉重。这一细节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与无助。
“斤斧戕五中,寸寸争割裂。”“斤斧”在这里象征着无情的命运或外界的力量,它们不断地伤害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得他的情感如同被刀割裂一般,痛苦不堪。这一句深刻地揭示了失去亲人后心灵受到的创伤之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亡弟的深切哀悼和内心的痛苦挣扎,读来令人感同身受,不禁为之动容。
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爰得我娱。
岂无他好,乐是幽居。朝为灌园,夕偃蓬庐。
人之所宝,尚或未珍。不有同爱,云胡以亲?
我求良友,寔觏怀人。欢心孔洽,栋宇惟邻。
伊余怀人,欣德孜孜。我有旨酒,与汝乐之。
乃陈好言,乃著新诗。一日不见,如何不思!
嘉游未斁,誓将离分。送尔于路,衔觞无欣。
依依旧楚,邈邈西云。之子之远,良话曷闻。
昔我云别,仓庚载鸣。今也遇之,霰雪飘零。
大藩有命,作使上京。岂忘宴安,王事靡宁。
惨惨寒日,肃肃其风。翩彼方舟,容裔江中。
勖哉征人,在始思终。敬兹良辰,以保尔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