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皇当日伐辽东,授钥忠勋留禁中。
违命加诬非信史,新诗昭雪有奇功。
阴兵犹可歼凶悖,甘泽还能作岁丰。
他日或提迁固笔,删修订实望研穷。
文皇当日伐辽东,授钥忠勋留禁中。
违命加诬非信史,新诗昭雪有奇功。
阴兵犹可歼凶悖,甘泽还能作岁丰。
他日或提迁固笔,删修订实望研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晫的作品,名为《次韵叶子真贤良留题登源先庙》。从内容来看,诗人是在赞颂历史上的文皇帝在伐辽东时期的功绩,以及对忠勋将军的嘉许和记忆。
"文皇当日伐辽东,授钥忠勋留禁中。"
这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过去文皇帝征服辽东地区的英雄事迹及其对忠勇将领授予重要职责的赞扬,这里的“禁中”指的是朝廷内部或是军中的高位。
"违命加诬非信史,新诗昭雪有奇功。"
这里诗人提到了历史上出现的一些不公正的事件,但最终通过文学作品(即“新诗”)来恢复真相,并且展现了非凡的成就。
"阴兵犹可歼凶悖,甘泽还能作岁丰。"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情况,即尽管有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阴兵”),但仍然能够通过努力(“甘泽”)获得丰收。
"他日或提迁固笔,删修订实望研穷。"
这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可能再次提起历史笔记,以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愿景,以及对深入研究的期许。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历史正义和英雄事迹的尊重与怀念。
两眼日将闇,四肢渐衰瘦。
束带剩昔围,穿衣妨宽袖。
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
志气与形骸,安得长依旧。
亦曾登玉陛,举措多纰缪。
至今金阙籍,名姓独遗漏。
亦曾烧大药,消息乖火候。
至今残丹砂,烧乾不成就。
行藏事两失,忧恼心交斗。
化作憔悴翁,抛身在荒陋。
坐看老病逼,须得医王救。
唯有不二门,其间无夭寿。
小妓携桃叶,新声蹋柳枝。
妆成剪烛后,醉起拂衫时。
绣履娇行缓,花筵笑上迟。
身轻委回雪,罗薄透凝脂。
笙引簧频煖,筝催柱数移。
乐童翻怨调,才子与妍词。
便想人如树,先将发比丝。
风条摇两带,烟叶贴双眉。
口动樱桃破,鬟低翡翠垂。
枝柔腰袅娜,荑嫩手葳蕤。
唳鹤啨呼侣,哀猿夜叫儿。
玉敲音历历,珠贯字累累。
袖为收声点,钗因赴节遗。
重重遍头别,一一拍心知。
塞北愁攀折,江南苦别离。
黄遮金谷岸,绿映杏园池。
春惜芳华好,秋怜颜色衰。
取来歌里唱,胜向笛中吹。
曲罢那能别,情多不自持。
缠头无别物,一首断肠诗。
二年花下为闲伴,一旦尊前弃老夫。
西午桥街行怅望,南龙兴寺立踟蹰。
洛城久住留情否,省骑重归称意无。
出镇归朝但相访,此身应不离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