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寻七佛寺,晚向云中攀。
秋雨飒然至,人行寒翠间。
疏钟来树杪,远火逗松关。
直造莲池座,潮音彻万山。
言寻七佛寺,晚向云中攀。
秋雨飒然至,人行寒翠间。
疏钟来树杪,远火逗松关。
直造莲池座,潮音彻万山。
这首清代诗人吴琦的《从七佛寺上云栖山》描绘了一幅秋日登高访寺的清新景象。首句“言寻七佛寺”表达了诗人寻访寺庙的意愿,而“晚向云中攀”则写出他傍晚时分开始登山,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对未知的期待。
“秋雨飒然至”描绘了秋雨的突然降临,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凉意和诗意,行人“人行寒翠间”,在翠绿的山林中行走,感受着秋雨带来的清新和寂静。
“疏钟来树杪”以钟声从树梢传来,暗示寺庙的存在,而“远火逗松关”则通过远方的火光,隐约可见松木围成的关隘,增添了神秘感和宁静气氛。
最后两句“直造莲池座,潮音彻万山”描绘了诗人终于抵达莲池,聆听到了如潮水般深远的禅音,这声音回荡在群山之间,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和超脱的感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僧侣生活的和谐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禅意的追求和对山水之美的欣赏。
崔崔后山,清漳之漘。下蟠厚坤,上摩穹旻。
山有嘉植,维松维柏。亦有令人,维英维特。
维子润甫,恺悌君子。奕奕高堂,在山之趾。
道积于躬,静与山处。及时奋庸,怀山曷已。
山则升云,兴雨祁祁。有道于施,君子之宜。
大江之西,维国南服。政纪之明,不严以肃。
肃如秋霜,示民之威。熙如春阳,维民之怀。
维山之崇,不迁厥常。维君子誉,式永其彰。
阳台雨过朝慵起,翠撒云鬟倦妆洗。
东君昨夜送韶光,春在花枝娇旖旎。
暖香暗袭红霞绡,沁入玉纤温不消。
麝脐龙脑避芳馥,金鸭沈檀皆罢烧。
含情欲与花神说,为诉芳心愁万结。
莫教零落五更风,蝶粉蜂黄共消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