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百道兖东灌,泗尾睢尻浸天半。
断鸦零雁漂无所,苇带荷衣极零乱。
我帆如叶中流行,听所休止无留停。
贴云烟树缭西北,东南绵以群山青。
砀山頫首芒山耸,一一潮头挟飞动。
乍迎薄日凌风笑,忽射遥阴压船重。
船人擂鼓还鸣锣,客横长篴吾高歌。
真疑白地接蓬岛,径思赤手驱鼋鼍。
赵村卑与尤村接,庐舍牛羊尽飘汩。
可怜堤上千章柳,时向萍边露颠末。
颇虞七闸南阳倾,冲流下决鱼台城。
囊沙无术塞瓠子,令我涕泪思白英。
山东苦水浙苦兵,客愁家难何时平?
愿挹此水洗兵甲,顿还陆海俱澄清。
奔流百道兖东灌,泗尾睢尻浸天半。
断鸦零雁漂无所,苇带荷衣极零乱。
我帆如叶中流行,听所休止无留停。
贴云烟树缭西北,东南绵以群山青。
砀山頫首芒山耸,一一潮头挟飞动。
乍迎薄日凌风笑,忽射遥阴压船重。
船人擂鼓还鸣锣,客横长篴吾高歌。
真疑白地接蓬岛,径思赤手驱鼋鼍。
赵村卑与尤村接,庐舍牛羊尽飘汩。
可怜堤上千章柳,时向萍边露颠末。
颇虞七闸南阳倾,冲流下决鱼台城。
囊沙无术塞瓠子,令我涕泪思白英。
山东苦水浙苦兵,客愁家难何时平?
愿挹此水洗兵甲,顿还陆海俱澄清。
这首《鲁桥行》描绘了运河沿途的壮丽景色和诗人乘船游览时的内心感受。开篇“奔流百道兖东灌,泗尾睢尻浸天半”以磅礴之势展现了运河的浩荡气势,仿佛百条河流汇聚于此,注入兖州东部,直至泗水、睢水交汇处,水势滔天。
接着,“断鸦零雁漂无所,苇带荷衣极零乱”两句,通过描绘空中零星的乌鸦和大雁,以及岸边零乱的芦苇与荷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荒凉的氛围。诗人乘坐的小船如同一片叶子在水中漂流,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拘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的向往。
“贴云烟树缭西北,东南绵以群山青”描绘了船只航行于云雾缭绕的树木之间,西北方向是连绵不绝的山峦,而东南方向则是青翠的山脉,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和谐。
“砀山頫首芒山耸,一一潮头挟飞动”则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山川景象,砀山低头,芒山高耸,每一处景象都充满了动态之美。
“乍迎薄日凌风笑,忽射遥阴压船重”通过光影的变化,表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阳光与风、阴影与船之间的互动,赋予了画面以生命力。
“船人擂鼓还鸣锣,客横长篴吾高歌”描绘了船上人的活动,擂鼓鸣锣,客人吹笛唱歌,展现了旅途中的欢愉与自由。
“真疑白地接蓬岛,径思赤手驱鼋鼍”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以及想要征服自然的豪情。
后半部分转为对现实的反思,“赵村卑与尤村接,庐舍牛羊尽飘汩”,描述了沿途村庄的贫困与荒凉,以及牛羊的无助。
“可怜堤上千章柳,时向萍边露颠末”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与对人类破坏环境的忧虑。
最后,“颇虞七闸南阳倾,冲流下决鱼台城”预示了可能发生的灾难,以及对治理水患的担忧。
“囊沙无术塞瓠子,令我涕泪思白英”表达了对无法解决水患问题的无奈与哀伤。
“山东苦水浙苦兵,客愁家难何时平?”反映了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愿挹此水洗兵甲,顿还陆海俱澄清。”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用水来清洗武器,使国家恢复和平与秩序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运河沿途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现状,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动荡、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
鍊师家住茅山窈,玉泉为池翠云绕。
丹成不随笙鹤去,酒酣击剑思燕赵。
古称燕赵多义士,京师贵官皆倒屣。
君今挟策远寻师,闻道王公新奉旨。
黄金殿下拜天子,绛节朝元从此始。
他年云外听山呼,茅山合在东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