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灭又还明,花落银缸里。
搔头不敢挑,待卜明朝喜。
欲灭又还明,花落银缸里。
搔头不敢挑,待卜明朝喜。
此诗《咏灯》以细腻之笔描绘了灯火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首句“欲灭又还明”生动地捕捉了灯火时隐时现的动态美,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常与流转。接着,“花落银缸里”一句,将灯火比作落入银缸中的花瓣,既形象地描绘了灯火的形态,又赋予了其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意境,如同夜空中绽放的花朵,短暂而美丽。
“搔头不敢挑”,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的犹豫与期待,仿佛在暗示着某种未决之事或未明之情,让人不禁好奇其背后的故事。最后,“待卜明朝喜”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理状态——他正在等待明天的结果,或许是一份期盼,或许是一种希望,充满了对未来的好奇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灯火的美,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不确定感。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咏灯》不仅仅是一首关于灯火的诗,更是一首关于人生、关于期待与未知的诗。
白沙江村有老梅,百年劫灰余枯荄。
春风一夜忽鼓动,玉笋旁迸千枝开。
天地有心试冰雪,龙蛇偶蛰惊霆雷。
今人争绕月观树,往日谁踏僧廊苔。
廿四桥边万花海,我无暇去翻远来。
名姿往往寄幽独,相赏故不从尘埃。
疑是仙人萼绿降,返魂自得真香催。
惜无酒酹花前杯,参横月落人空回。
昔畏井陉道,乱石如猛虎。
今爱井陉山,遥峰如静女。
前岁与今岁,所历非有殊。
今乃下心意,昔但忧驰驱。
譬如读异书,聱牙初不免。
既深遂忘疲,文奥义自显。
紫翠非一状,烟峦逾千重。
延绵不可极,转转相为容。
是岁秋雨足,宿麦有万亩。
环山一剪齐,绿若春初韭。
既以增妩媚,弥用清心神。
又如画功妙,设色多于皴。
翻恨迫长途,不得恣幽讨。
何当万峰巅,一览群山小。
同行无朋侣,谁与赏此奇。
顾笑语僮仆,顽石亦解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