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口驿前风路饶,钟声渔火最魂销。
月明子夜谁家笛,人上吴江第几桥。
旧雨渐成萍迹散,春风应惜马蹄遥。
缘知一别愁如许,剪烛篷窗话晚潮。
胥口驿前风路饶,钟声渔火最魂销。
月明子夜谁家笛,人上吴江第几桥。
旧雨渐成萍迹散,春风应惜马蹄遥。
缘知一别愁如许,剪烛篷窗话晚潮。
这首清代诗人汪学金的《胥江夜泊登万年桥望月》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夜晚的画面。首句“胥口驿前风路饶”写出了胥口驿站前道路繁多,风声与旅途的氛围浓厚。接着,“钟声渔火最魂销”通过悠扬的钟声和闪烁的渔火,营造出一种寂寥而动人的夜色,令人情感为之牵动。
“月明子夜谁家笛”进一步渲染了静谧的夜晚,月光皎洁,远处传来笛声,增添了神秘与诗意。诗人思绪飘向“人上吴江第几桥”,想象着那未知的桥梁,暗示着离别与远方的遐想。
“旧雨渐成萍迹散”运用比喻,将旧友比作随风飘散的浮萍,表达了聚散无常的感慨。“春风应惜马蹄遥”则借春风之手,传达出对友人远行的怜惜与不舍。
最后两句“缘知一别愁如许,剪烛篷窗话晚潮”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生的深深愁绪,以及在船舱内与友人秉烛夜谈,共话别后生活的场景,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离别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夜晚的独特感受和离别之情。
玄云亘野天将雪,寒气袭人风猎猎。
关门冻雀栖不飞,关树寒梢僵欲折。
七贤逝此将安之,山川不惮长驱驰。
蹇驴伶俜足无力,僮仆局蹐心苦饥。
圣贤之仕行吾义,义或不行甘弃置。
刓方为圆岂所能,枉尺直寻非素志。
翩然拂袖辞朝班,采芝笑指云中山。
谋生孰计田园少,浩歌且喜天地宽。
画史忧时有深见,作图岂但供奇玩。
愿公献入蓬莱宫,长与君王作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