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眼日将闇,四肢渐衰瘦。
束带剩昔围,穿衣妨宽袖。
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
志气与形骸,安得长依旧。
亦曾登玉陛,举措多纰缪。
至今金阙籍,名姓独遗漏。
亦曾烧大药,消息乖火候。
至今残丹砂,烧乾不成就。
行藏事两失,忧恼心交斗。
化作憔悴翁,抛身在荒陋。
坐看老病逼,须得医王救。
唯有不二门,其间无夭寿。
两眼日将闇,四肢渐衰瘦。
束带剩昔围,穿衣妨宽袖。
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
志气与形骸,安得长依旧。
亦曾登玉陛,举措多纰缪。
至今金阙籍,名姓独遗漏。
亦曾烧大药,消息乖火候。
至今残丹砂,烧乾不成就。
行藏事两失,忧恼心交斗。
化作憔悴翁,抛身在荒陋。
坐看老病逼,须得医王救。
唯有不二门,其间无夭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身体衰败的深切感慨,以及对于往昔功名、学术成就未能达到的遗憾。诗中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身材、衣着,表达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无奈。在叙述自己曾经的辉煌时刻,如登上高堂、炼制丹药等之后,却转而强调这些都已成过眼云烟,未能留下什么实质成果。最终,诗人表达了对健康长寿的渴望,以及希望能够找到治愈老病的良方。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倡导的“为人诵者,所贵乎诗者,为能传其意而已”的文学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