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家事少,客去跋溪閒。
茅屋牵萝补,兰阶择草删。
雪添南浦水,雪暗北窗山。
孰谓寒如许,鸡鸣客度关。
贫居家事少,客去跋溪閒。
茅屋牵萝补,兰阶择草删。
雪添南浦水,雪暗北窗山。
孰谓寒如许,鸡鸣客度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谢应芳在贫困中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首句“贫居家事少”,点明了诗人的生活境遇,家事不多,生活简朴。接着“客去跋溪闲”一句,通过客人离去后溪边的宁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清闲。
“茅屋牵萝补,兰阶择草删”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精心打理,以“牵萝补”和“择草删”来比喻修补茅屋和修剪花园,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细致入微的照料。
“雪添南浦水,雪暗北窗山”描绘了冬日雪景,南浦的水流因雪而增,北窗下的山峦被雪覆盖,一片银装素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最后,“孰谓寒如许,鸡鸣客度关”表达了诗人对寒冷天气的感受,虽寒气逼人,但鸡鸣声中似乎蕴含着希望与生机,暗示了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能找到前行的力量和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贫困生活的坚韧与乐观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富有哲理意味。
出吴东门,沄沄其水。傅陆以居,居民栉齿。
不有孝义,众何所恃?孝义伊何?曰维金氏。
百五十祀,业儒循轨。事亲养志,同气敬顺。
兄掌家钥,弟秉文印。不矜而誉,不言而信。
里举乡推,事腾于朝。用旌其门,以阐教条。
张书扁式,与表迩远。守臣树声,加示庆典。
坊名孝义,大厥里门。彰善瘅恶,周书具存。
吴固沃土,才隳于膴。风颓俗靡,事鲜俪古。
求若孝义,几何其心?堪继公艺,价重南金。
克孝克义,我谣我歌。借耰阋墙,敦化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