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露华湿,楚山青桂寒。
洞庭宿云里,瑶瑟闻哀弹。
木兰湘娥棹,芙蓉羽人冠。
南行饲朱鸟,折尽金琅玕。
江上露华湿,楚山青桂寒。
洞庭宿云里,瑶瑟闻哀弹。
木兰湘娥棹,芙蓉羽人冠。
南行饲朱鸟,折尽金琅玕。
这首清代诗人任兰枝的《古意》描绘了一幅秋夜泛舟洞庭湖的景象。首句“江上露华湿”,以露珠打湿江面暗示深夜的清凉,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楚山青桂寒”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冷寂,以青色的楚山和寒意的桂花烘托出深秋的特色。
“洞庭宿云里,瑶瑟闻哀弹”两句,将读者带入湖中云雾缭绕的仙境,瑶瑟的哀音穿透云层,增添了神秘而感伤的色彩。诗人运用“木兰湘娥棹”和“芙蓉羽人冠”,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形象,增添了浪漫与超凡的意象,暗示了湖上的神秘人物正在演奏。
最后两句“南行饲朱鸟,折尽金琅玕”,描绘了诗人或仙女南行喂食朱鸟(可能象征吉祥或爱情),在寻找珍宝般的金琅玕(可能指珠宝或美好的事物)的过程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失落的淡淡哀愁。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性强,富有诗意和想象空间。
春风何萧萧,和雨复兼雪。
坼花功未深,偃草势曾烈。
毗城痴爱老,怯寒对清拙。
襄岩影响士,难御同孤劣。
鳌峰人不来,柴门亦休闭。
松头栗鼠下,时把藤床齧。
庭际霜禽归,屡啄苔钱缺。
一旦春风息,暖日生林樾。
幽径磐石上,拄筇行且歇。
无弦兮莫弹,有语兮存舌。
冷落流水声,古之若为说。
凋残早梅树,今之若为别。
俯仰身力轻,翻忆春风切。
为吾吹却尘,欲革分岐辙。
为吾吹却云,欲问辽空月。
不知天地间,堪为谁交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