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年今已是七十,况世非皆七十翁。
柏儿安女莫迟我,我入泰华游衡嵩。
行年今已是七十,况世非皆七十翁。
柏儿安女莫迟我,我入泰华游衡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泂的作品,名为《四月十三日晓梦入试枕上口占(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行年今已是七十,况世非皆七十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自述己经七旬高龄,但现实世界中的大多数人并不像他一样活到了这个年龄。这不仅反映了古代平均寿命较短的事实,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长度和世事无常的深刻体会。
“柏儿安女莫迟我,我入泰华游衡嵩。”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超脱与向往。诗人呼唤自己的孩子(柏儿、安女)不要迟疑,而他自己则准备进入泰华山,去游历衡山和嵩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象征着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逃离尘世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简单直接的语言,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独特感受。它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浊醑一觞歌一曲,人生两事亦云足。
来日苦短去日多,有酒不饮欢不歌。
吁嗟人生奈乐何。
床头有金瓶有粟,终日忧生犹不足。
侬今不饮有何欢,侬若不歌便当哭。
生不必逢李太白,亦不必逢贺知章。
今人岂必古人让,不见西良俞季郎。
季郎胸中一物无,斋头黄卷与青壶。
閒来对酒发长咏,歌罢墙头又自沽。
不署苦吟先生,不狎高阳酒徒。
季郎自用季郎法,咽喉长润腹不枯。
长鲸一吸千江水,老蚌一喷万斛珠。
醉来不蘸张颠发,百番溪藤信手涂。
季郎不苦胡为乎,世间清福须人享,瓶罂有材亦有量。
老而材寿酒性悭,我对季郎空技痒。
冷斋无事学枯禅,冻盎梅花兀相向。
《二一斋歌为俞季郎作》【明·李之世】浊醑一觞歌一曲,人生两事亦云足。来日苦短去日多,有酒不饮欢不歌。吁嗟人生奈乐何。床头有金瓶有粟,终日忧生犹不足。侬今不饮有何欢,侬若不歌便当哭。生不必逢李太白,亦不必逢贺知章。今人岂必古人让,不见西良俞季郎。季郎胸中一物无,斋头黄卷与青壶。閒来对酒发长咏,歌罢墙头又自沽。不署苦吟先生,不狎高阳酒徒。季郎自用季郎法,咽喉长润腹不枯。长鲸一吸千江水,老蚌一喷万斛珠。醉来不蘸张颠发,百番溪藤信手涂。季郎不苦胡为乎,世间清福须人享,瓶罂有材亦有量。老而材寿酒性悭,我对季郎空技痒。冷斋无事学枯禅,冻盎梅花兀相向。
https://shici.929r.com/shici/cjIdqHGW.html
驱车江口道,小憩望朝暾。
峭壁高云气,清溪宿雨痕。
诸峰非一状,万壑若为源。
络绎红尘骑,依微白屋村。
岭头何日度,天末此中论。
大泽龙蛇走,深丛豹虎蹲。
年华看冉冉,途次厌喧喧。
未遣登临兴,忽伤赋役烦。
辽阳驰羽檄,下邑赋饛飧。
幸藉循良抚,犹堪皮骨存。
聚庐安保伍,倚杖牧鸡豚。
山水清如许,神明正可言。
小人纪风土,史氏采輶轩。
百里经过处,因声庞士元。
沙湖歧路忆遗踪,杜宇声残口角红。
古寺钟鸣悲不尽,年年流响咽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