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月十三日晓梦入试枕上口占·其二》
《四月十三日晓梦入试枕上口占·其二》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行年今已是七十,况世非皆七十翁。

柏儿安女莫迟我,我入泰华游衡嵩。

(0)
翻译
如今我已经七十岁了,更何况世上并非所有人都能活到七十。
你们年轻人不必等我,我要去泰华山和衡山嵩山游玩。
注释
行年:年龄。
已:已经。
是:为。
七十:七十岁。
况:何况。
世:世间。
非皆:并非都。
翁:老人。
柏儿:年轻人。
安:何必。
女:你们(泛指年轻人)。
莫:不要。
迟:等待。
我:我。
入:进入。
泰华:泰华山。
游:游览。
衡嵩:衡山和嵩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泂的作品,名为《四月十三日晓梦入试枕上口占(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行年今已是七十,况世非皆七十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自述己经七旬高龄,但现实世界中的大多数人并不像他一样活到了这个年龄。这不仅反映了古代平均寿命较短的事实,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长度和世事无常的深刻体会。

“柏儿安女莫迟我,我入泰华游衡嵩。”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超脱与向往。诗人呼唤自己的孩子(柏儿、安女)不要迟疑,而他自己则准备进入泰华山,去游历衡山和嵩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象征着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逃离尘世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简单直接的语言,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独特感受。它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二一斋歌为俞季郎作

浊醑一觞歌一曲,人生两事亦云足。

来日苦短去日多,有酒不饮欢不歌。

吁嗟人生奈乐何。

床头有金瓶有粟,终日忧生犹不足。

侬今不饮有何欢,侬若不歌便当哭。

生不必逢李太白,亦不必逢贺知章。

今人岂必古人让,不见西良俞季郎。

季郎胸中一物无,斋头黄卷与青壶。

閒来对酒发长咏,歌罢墙头又自沽。

不署苦吟先生,不狎高阳酒徒。

季郎自用季郎法,咽喉长润腹不枯。

长鲸一吸千江水,老蚌一喷万斛珠。

醉来不蘸张颠发,百番溪藤信手涂。

季郎不苦胡为乎,世间清福须人享,瓶罂有材亦有量。

老而材寿酒性悭,我对季郎空技痒。

冷斋无事学枯禅,冻盎梅花兀相向。

(0)

经外家

来过故人宅,不见故时人。

庭卉犹含绿,萧条空复春。

忆昔同拜庆,花下列文茵。

苍苔留芳躅,閒阶想袜尘。

犹馀欢赏地,坐此怅佳辰。

时芳宛如昨,翻令人意新。

(0)

登始兴黄塘道中排律十四韵呈陈明府

驱车江口道,小憩望朝暾。

峭壁高云气,清溪宿雨痕。

诸峰非一状,万壑若为源。

络绎红尘骑,依微白屋村。

岭头何日度,天末此中论。

大泽龙蛇走,深丛豹虎蹲。

年华看冉冉,途次厌喧喧。

未遣登临兴,忽伤赋役烦。

辽阳驰羽檄,下邑赋饛飧。

幸藉循良抚,犹堪皮骨存。

聚庐安保伍,倚杖牧鸡豚。

山水清如许,神明正可言。

小人纪风土,史氏采輶轩。

百里经过处,因声庞士元。

(0)

石光禄园亭四咏·其三

公子留宾处,园开锦绣丛。

看葵思捧日,凭阁欲乘风。

酒自新农酿,诗还大历工。

不禁临眺意,长啸倚孤桐。

(0)

子夏读书处

千山万壑碧云堆,中有前贤读书台。

下马趋亭瞻拜肃,西河派出洛河开。

(0)

甄邦圣为兄鸣冤世所同义反坐十年神人共愤既而得释天心见矣廿馀年来家道徐徐而起莫非天祐岁丁丑正月邦圣病笃梦一神披发抚圣背曰义士也为兄报仇赐汝一纪之寿觉而渐愈始知玄帝所赐也岂非天哉足以传矣诗以纪之·其三

沙湖歧路忆遗踪,杜宇声残口角红。

古寺钟鸣悲不尽,年年流响咽西风。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