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频年意,逢秋倍不堪。
无媒通魏阙,有梦到江南。
日报攒眉剌,时修媚客函。
消磨少壮去,短发已毵毵。
萧瑟频年意,逢秋倍不堪。
无媒通魏阙,有梦到江南。
日报攒眉剌,时修媚客函。
消磨少壮去,短发已毵毵。
这首诗名为《萧瑟》,是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萧瑟秋景时的复杂心情和生活境遇。
首句“萧瑟频年意”,点明了诗人对秋日萧瑟景象的长期感受,暗示了其内心的哀愁与无奈。接着,“逢秋倍不堪”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特别厌恶,因为这个季节往往与离别、衰败相联系,加重了诗人的感伤情绪。
“无媒通魏阙”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机会、实现抱负的愿望,但又因缺乏途径而感到无力。“有梦到江南”则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美好的江南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中的困境形成对比。
“日报攒眉刺”描绘了诗人每日愁眉不展的情状,生活压力之大可见一斑。“时修媚客函”则可能指诗人为了应酬或谋求生计,不得不频繁写信给权贵以求得帮助,体现了其在社会中的艰难处境。
最后,“消磨少壮去,短发已毵毵”两句,既是对时间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也是对自己日渐衰老的无奈接受。短短几句话,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思考。
三茅山水何奇哉,形胜彷佛东蓬莱。
山峰高耸彩云表,水道近接沧江隈。
四时景物多佳致,一入春来更明媚。
杨柳轻垂翠带长,杏花艳吐胭脂丽。
松梧竹木交加新,梵王宫殿高嶙峋。
峨峨宝刹矗天际,小小画船撑水滨。
乡村远近多茅屋,朝出耕兮夜归读。
溪畔时逢访友人,林间数遇携琴仆。
青帘摇飏酒家前,一行飞鸟来青天。
眼中总是吟哦具,意外了无尘俗牵。
曹公于此筑居第,子孙绳绳习诗礼。
科甲相传继后先,簪缨奕叶光闾里。
一从出仕趋金门,十载思家劳梦魂。
闽山路隔无飞雁,滇海宵深感断猿。
迩来忽得唐王宰,故里画图随笔洒。
新花新树景还同,旧水旧山形不改。
看图对景情依依,飘然便欲抽簪归。
却忆君恩未能报,抚卷尽日徒欷歔。
朅来索我题长句,我亦三茅邻近住。
何当与子赋归欤,同老林泉最清处。
《题曹佥宪三茅山水图》【明·吕渊】三茅山水何奇哉,形胜彷佛东蓬莱。山峰高耸彩云表,水道近接沧江隈。四时景物多佳致,一入春来更明媚。杨柳轻垂翠带长,杏花艳吐胭脂丽。松梧竹木交加新,梵王宫殿高嶙峋。峨峨宝刹矗天际,小小画船撑水滨。乡村远近多茅屋,朝出耕兮夜归读。溪畔时逢访友人,林间数遇携琴仆。青帘摇飏酒家前,一行飞鸟来青天。眼中总是吟哦具,意外了无尘俗牵。曹公于此筑居第,子孙绳绳习诗礼。科甲相传继后先,簪缨奕叶光闾里。一从出仕趋金门,十载思家劳梦魂。闽山路隔无飞雁,滇海宵深感断猿。迩来忽得唐王宰,故里画图随笔洒。新花新树景还同,旧水旧山形不改。看图对景情依依,飘然便欲抽簪归。却忆君恩未能报,抚卷尽日徒欷歔。朅来索我题长句,我亦三茅邻近住。何当与子赋归欤,同老林泉最清处。
https://shici.929r.com/shici/sXIcrIvhk.html
一林深碧。数里寻香积。
入门径通幽,只斜照、花阴寂寂。
凿池注水,环绕小亭空,翻玉虹,动凉云,洗我题诗笔。
心随境远,此乐真何极。
世外契琴言,便茶罢、风清两腋。
翠禽幽哢,谁解證闻根,夜迷漫,听晨钟,定里应相忆。